长春经开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纪实之绿色篇
来源:吉林日报  |  2020-10-19 09:51:01

  原题:铺就振兴发展的亮丽底色——长春经开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纪实之绿色篇

长春经开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纪实之绿色篇

机场路两侧绿化设计有特色

长春经开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纪实之绿色篇

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后黎明村变得绿树成荫环境洁净

长春经开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纪实之绿色篇

高标准打造世纪广场构建全新城市街路景观体系

长春经开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纪实之绿色篇

经开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经开区双创总部基地和工业孵化园区

  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关系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发展理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2016年—2020年,恰好正逢其时,新发展理念成了“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挥棒、红绿灯。

  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从长春经开区来看,发展空间受限、建设用地资源不足,同时,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对生活质量、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正确处理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就摆在桌面上。长春经开区决策者深深感到,形势的发展已经不允许按部就班地解决环境问题,摆在面前的选择只有一个:统筹协调、标本兼治,探索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发展新路,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

  转型,重点是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倡导技术创新,降低节能环保技术成本,逐渐淘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产能,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打造经济升级版。

  转型,关键是优化法治和政策环境。加强执法监督,健全内部监督制约、完善层级监督、落实社会监督,构筑推动绿色发展的法治基础。出台政策,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转型,核心在唤起全社会参与。环境问题是由社会结构、社会过程和社会成员的行为模式共同导致的社会问题。只有政府、企业、个人、社会一起发力,综合施治,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才可能由愿景化为现实。

  事实上,转型已在经开区自觉地加速推进。

  5年来,经开区的转型一直围绕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展开。让城乡居民喝上更干净的水、呼吸更清洁的空气、吃上更安全的食品、享受更良好的环境,这是发展目标所在,他们确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路线图、时间表,把“绿色”引入经济发展全过程,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成为经开区第一位的追求。从今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看,结构调整出现可喜变化,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加快,能源消耗强度下降增幅加大。

  5年来,经开区鼓励企业利用原有配套资源和现有厂房和土地,进行技术改造、放大产能和转型升级,用低投入带来高产出,扩能减排成效显著:总投资100亿元,实施技改扩能项目共计68个,全部达产后可实现产值将超过200多亿元。这种方式,看得准、来得快、投入少,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

  5年来,经开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明显,全区生态环境逐步优化。通过实施秸秆禁烧,严格落实管控措施,连续取得秸秆焚烧“零”火点,秸秆合理利用率达95%以上,有效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通过实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生物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通过落实河长制,区域水环境整治工作进展顺利。

  据商务部2017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显示,在产业基础、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5大类53项指标中,长春经开区共有32项指标优于全国219个国家级经开区平均水平,综合排名从上年的第39位跃升至第19位。商务部评价:长春经开区表现优秀,特别是在产业集聚、科技创新、节能环保等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实践证明,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高质量发展最亮丽的底色,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可以“逼”出高质量发展。

  扩能减排 拓展转型发展新空间

  扩能,激发新动能;减排,直接关紧水龙头。

  “十三五”期间,为破解发展空间受限、建设用地资源不足、人民群众生活环境亟待改善等难题,长春经开区通过完善政策和细致入微的贴身服务,最大程度地引导和刺激区内现有工业企业实现原址扩能,加大减排力度。

  长春经开区不断强化政策激励引导,促动全区企业争当技改扩能,创新驱动的先行军。一方面,积极与国家、省、长春市对接,实现区域联动,将上级政策、资金、积极主动地与上级部门对接,为企业向上争取国家和省市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制定并实施经开区优惠政策,陆续出台了《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工业企业扩能升级改造的实施办法》等促进产业发展的“一主八辅”优惠政策,对企业投资落位、扩能改造、科技创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等给予重点扶持。

  不说空话、只解决问题,这是经开人的做事风格。经开区积极为企业着想,真正为企业办实事。为了优化服务,经开区设立了项目服务局,派专人与企业对接,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对企业遇到的困难给予协调解决,并设立软环境监测点,为企业技改扩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奠定了技改扩能坚实的基础。

  在技改扩能的热潮里,经开区尤其鼓励企业追踪国际前沿技术、积极组织重大项目科技攻关,敢于定义一些新的科技领域,用科技创新,技术引领给技改扩能注入更强大的基因。好氛围带动起了企业技改扩能的新风向,经开区企业纷纷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品质、争创技术优势。

  走进经开区,一幅幅企业“增项目、换技术、改厂房”的画面映入眼帘,一派振兴发展的繁荣景象。出台政策、落实服务,全方位支持带动了经开区落户企业技改扩能的热潮,企业技改扩能已成为长春经开区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长春派格汽车塑料技术有限公司引进了高光蒸汽注塑成型技术,可消除产品表面溶接线、溶接痕、波纹及银丝纹,彻底解决塑料产品的表面缩水现象,并使产品表面光洁度达到镜面水平,产品品质得到提升。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新技术的投入给大家带来了新的注塑产品概念,产品不需要喷涂的后续加工,有效降低成本,缩短交货时间。新技术的推广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保证了环境无污染和员工的健康。

  在经开区,无论是国企、私企还是外企,在享受政策上无差别对待。标准只有一个:谁贡献大谁享受的政策多,谁的贡献大政策就向谁倾斜。

  为激励和推动企业技改扩能,经开区真金白银地大手笔拿出奖励政策。对于工业企业扩能升级改造,当重点工业企业税收区级留用部分同前三年平均水平比增加时,对企业核心管理团队给予一定奖励,并支持工业企业区内异地搬迁改造升级;对当年产值上台阶的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分别对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一汽丰田(长春)发动机有限公司获得1000万元奖励,成为政策出台后第一家得到奖励的企业。

  在政策的引领下,长春经开区推动企业技改扩能成效显著。仅在2017年,就有大陆电子、丰田发动机、宏光汽车配件、考泰斯、法雷奥等25户重点企业陆续追加投资进行技改扩能,当年就新增加产值30多亿元。2018年以来,又陆续有奥拓立夫、博泽、邦迪等18户重点企业开展技改扩能,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新增产值30多亿元,2017年产值均历史首次突破100亿元,为长春市2017年两户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的企业。保守估计,技改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年新增产值120亿元以上。这已成为经开区调结构、促转型、稳增长,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

  经开区管委会积极为企业着想,真正为企业办实事。为了优化服务,经开区设立了项目服务局,派专人与企业对接,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对企业遇到的困难给予协调解决,并设立软环境监测点,为企业技改扩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奠定了技改扩能坚实的基础,仅2017年、2018年就有30多个技改扩能项目落户经开,全部达产后将实现产值近200亿元。

  绿色发展必须依托创新发展所拥有的科技力量与智能资源,以生产与经营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为支撑,借力科技成果、劳动者知识与智慧把生产成本、经营成本降到最低,把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关键技术难题。

  创新发展必须遵循绿色发展理念,适应绿色发展的要求。吉林省老昌食品有限公司项目新建综合楼、综合车间、烤制综合车间、污水处理站、门卫室,总面积达22782.02平方米;长春博泽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新建VolvoSPA平台座椅骨架生产线项目,产品存量、增量齐头并进;长春市中瑞热力有限责任公司新建二期厂房及配套设施,建筑面积83344.9平方米,新上安装链条炉排蒸汽锅炉一台,额定蒸发量达到了100T/H……技改扩能在优质服务中落地开花。

  绿色发展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经开区把绿色发展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长春经开区推动企业技改扩能,企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大量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产学研深度融合,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面向“十四五”,长春经开区将继续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促进传统制造业升级改造,着力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和“明星企业”,扶持一批企业做大做强,全面落实企业减负政策,切实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让经开区企业绿色发展,健康发展,平稳发展,快速发展。

  补齐短板 开创民生发展新局面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色发展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绿色发展的价值目标是使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经开区对安全、环保、生态问题始终都高度重视,做到“没有安全之虞,没有环保之忧,只有生态之美。”

  “十三五”期间,长春经开区着力补齐社会管理短板,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横向层面获取绿色发展的空间,持续聚焦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本着惠民富民、补齐短板的原则,通过安居宜居、健康养老、生态环境等为民办实事项目支撑,全力打造让群众满意的放心工程、精品工程,回应群众关切、服务群众期盼。

  长春经开区在城市管理上主动作为、深化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既形成全区精细化管理“一盘棋”,又体现各具特色的创新管理模式。野广告、乱倒乱卸、私搭乱建等现象得到根本遏制,市政维护实现全过程数字化管理,“老旧小区”卫生保洁、垃圾分类试点等特色工作稳步开展,市容市貌大幅改观获得辖区百姓的高度认可。

  深入落实河长制,建立了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为总河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总河长、街镇党政主要领导为街(镇)级河长、社区(村)书记为社区(村)级河长、21个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为成员单位的“三级责任管理体系”。大力实施黑臭水整治、禁养区养殖户搬迁、河道清淤、两岸垃圾清理、雨污分流“五大行动”,全区河湖各类污染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区域水环境有了明显改观。北区干雾海河、中山沟、南阳沟进行综合治理,得到中央环保督察组的高度肯定,被誉为标杆工程。

  长春经开区兴隆山污水处理厂一期提升及二期扩建项目建成后,将有更大的社会意义。依据《饮马河流域治理方案》的批复,为确保饮马河流域水质达标至准IV类标准,结合综保区污水量及未来发展趋势,经开区管委会确定实施了兴隆山污水处理厂一期提升及二期扩建工程。

  据了解,该工程计划总投资2.4亿元,工期两年,于2019年7月开工,计划2020年12月竣工。2019年12月末完成一期提升改造部分,完成投资约9000万元,目前运行稳定,完成了《长春市重点流域劣五类水体专项治理和水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中的2019-2020年度长春市水质考核目标,出水指标达到准IV类,累计日处理量从原来的2.5万吨提高到5万吨。工程完成后将极大改善周围水体环境,对治理污染,保护流域水质和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全面推进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保持严查严管态势,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巡查日和大检查活动,健全各项安全制度。同“十二五”期间相比,“十三五”期间,全区安全生产事故总量、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5%、12.5%。累计排查各类企业1020户次,发现一般安全隐患1368项,全部按照要求督促整改。

  绿色发展这一新型生产方式,要求人们提升生产技能、由衷敬畏与呵护自然生态系统,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自觉而负责任地降低资源消耗量、减少废弃物排放量,最终消除对生态环境的人为污染,使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都控制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可承受范围内,真正实现新发展理念要达到的人民美好生活境界。

  共生共享 打造造福后代的民生工程

  长春经开区虽以工业立区,却始终坚持让绿色与城市共生长。近年来,经开区以绿色理念引领绿色发展,在城市建设中牢固树立“环境优先”的理念,把城市绿化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普惠百姓的头等大事以及造福后世的民生工程来抓,掀起持续不退的绿化景观提升热潮,不懈追逐“城在绿中”的“绿色梦想”,做好“绿色发展”大文章。

  秋天,是检验城市绿化水平的季节。走在长春经开区的大街小巷,被盛夏暖湿空气浸润得葱茏茂盛的草木正在变色,世纪大街、会展大街已有黄绿相间的树叶徐徐落下;自由大路中东大市场门前的美国红枫,有的叶子红了一半;南区丙四路的梓树,荚果已挂满枝头。

  绿,已然成为美丽经开、幸福经开的鲜明底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位于珠海路和东环城路交会处东南角的世纪公园,2017年的时候,这里上面是66KV高压线,下面是乱停的车、乱堆的渣土、乱抛的各种废弃物。而今,一踏入其中,虽紧临珠海路,但却是一个安静休闲的好去处。世纪公园投资1100万元,占地2.6万平方米,园区内乔木2000多株,灌木700多丛,绿篱近5000平方米,草坪1.75万平方米,环园跑道长602米。

  形成绿色生活方式,首先要形成绿色生活理念。党和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国家战略位置,鲜明提出绿色发展理念。经开区充分认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经开区给自己定的绿化目标很高:春要有花、夏要有绿、秋要有果、冬要有青。在可利用土地有限的情况下,经开区结合本区街路、公园、广场、绿地等地形地貌,研究设计了具有本区特色的城市绿化景观,层次多,立体感强,树种丰富。世纪公园可以说是践行这个理念的一个缩影。

  经开区没有大块土地来做绿化,只能因地制宜,通过精雕细琢绿化方案,多点开花,进行绿化提升改造。所以,在经开区,小而精的特色景观比比皆是。“通过到上海等一线城市考察,我们打开了思路,即使在商圈周边,也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做出美丽的景观来。”经开区建设工程管理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说。

  2018年,经开区完成自由大路、新城大街等30项绿化工程,栽植乔木1.73万株,栽植灌木7777株,栽植片状灌木3.29万平方米,种植草坪5.5万平方米,移植乔木1175株,移植灌木788株。新增绿化面积22万平方米。

  3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就是将诸如城市绿化等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为全面提升经开区绿化景观水平,2017年,经开区开启了首个绿化景观提升养护PPP项目管理模式,建设、维护、养护加起来总投资约8亿元,这是近些年来经开区绿化提升改造投资力度最大的一次。

  经开区追求绿化品质的整体提升,无论是会展大街、自由大路、卫星路等繁忙的大街大路,还是合肥路、浦东路、丙四路等小街小巷,绿化不断提档升级,做到应绿尽绿,并力争实现细节上的精益求精。如在机场路旁移植柳树、京桃、山杏等迎送往来车辆,使用混凝土树池盖板避免黄土漏天、又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重点街路增加绿化层次和绿化厚度、解决绿化断档问题、打造慢行系统……这些细节无一不体现经开区的匠心独运。

  绿化,从生态环境改善的角度来说,是发展所需,更是民生所盼。“城市景观建设设计的大事小节,都是为了居于此地的人更方便、更舒服、更快乐,获得更高幸福感。”最近两年,经开区投资26亿元,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城市形象全面提升。其中,在城市绿化方面,完成了中山公园、梧桐公园、珠海路公园以及北海公园的建设,对全区主要街路实施了绿化3P工程,增加绿量近200万平方米。以世纪广场为代表的景观广场、以中东大市场为代表的商圈节点、以中山公园、世纪公园为代表的生态公园已成为市政绿化的样板和标杆。

  经开区的决策者和设计者们,还一直揣着一个理念——让绿化承载文化责任。着力将道路与景观绿化、人文、生态理念有机结合在一起,按照“绿化、美化、文化”的建设思路,深入挖掘经开区文化元素,以人为本,极力打造具有特色且性格独特的新景观、新绿化街区。

  2018年,经开区打造完成“一个商圈,两个公园,七个街角”为核心的绿化景观精品工程,通过街角景观、街边小品的点缀,烘托商圈的商业氛围,展现经开的文化底蕴。现在,经开区内道路景观已交织形成绿色网状系统,形成长春市城市生态系统下的区域特色绿网,不但维持城市生态环境,更体现了提升城市道路空间品质,满足道路功能的需求,绿网织就的经开文化不但存在于道路周边的公园绿地,更辐射到整个城市。

  “要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为引领,全力开创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新局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导向,把开发建设成果最大程度惠及于民。”经开区这一惠民理念,在这些公园和游园的建设上得到充分彰显。

  “绿色”名片,递出去的是绿色,收回来的是精彩。会展中心以新面貌为东北亚博览会、汽博会的顺利召开创造了一流环境,绿色会展、人文会展、园林会展得到各界认可,经开区也获得了年度“中国品牌会展产业集聚区”荣誉。会展中心成为城市东部文化体育商务休闲中心。

  当“绿”与“亮”在夜幕下相遇,更携手打造出一种惊艳之美。2017年,经开区亮化工程完成亮化布线12公里,新增亮化灯具2万余盏,尤其是世纪广场亮化工程,是目前省内唯一采用全彩激光灯与染色灯照明技术的亮化工程,绚丽的照明效果营造出一个多彩的光影世界,给广场以及周边成片的树木、草坪披上了亮丽的“外衣”,成为经开区新地标。

  2017年以来,经开区着力提升工程方案设计水平,聘请3家国内一流设计团队进行方案设计,多番比对遴选,确保方案一流;高标准打造世纪广场、会展中心、世纪大街等重要节点、街路,构建全新城市街路景观体系,彰显区域文化特色;高效率、大规模启动重点区域绿化景观提升,对世纪广场、世纪大街、会展中心等11个区域以及虹桥街、浦东路、临河街等旧城改造街路进行场地平整和树木移植工程,实现新增绿化面积45万平方米。

  经开区“补短板”,就是补齐“社会事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块短板,一方面突出基础能力建设;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税源经济,在工业总量上升基础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五年提高十个百分点。

  乐东区域原来被称为长春“龙须沟”,大部分为弃管小区,私搭乱建、脏乱差现象由来已久,是多年来城市管理的顽疾。2017年,长春经开区投入1.2亿元,对占地35万平方米的11个老旧小区进行彻底改造,对带状公园所在地进行了彻底清理,居民生活环境大变样,周边群众幸福感极大提升。

  居住环境问题得到解决,居民深层次需求进一步彰显。什么时候能有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群众有需求,经开有回应。长春经开区以群众需求为向导,想在前面、做在前面。2017年,长春经开区打通了沿河路——原来是条断头路、南北不通,建设公园的各种条件都已具备,2018年开始建设。

  惠民利民的公园,不但要建、更要建好。“充分考虑到周边居民交流感情、休闲娱乐的需求,公园里设有大广场,可以跳广场舞;有儿童活动区,给孩子们玩;还设置一条大的环路,贯穿全场,可以用来健步走和跑步。儿童、老人、青年等人群的需求都照顾到了。”经开区建管中心负责人介绍,另外,在世纪小学对面,公园还开辟出一块区域建设主题广场,设置座椅等,家长们在等学生放学的时候,可以在这里从容地一边休闲、一边等待。

  经开区建区初期,南区陆续聚集了一大批工业企业,但后来随着区域人口的增长,企业与居民区日渐混杂,发展空间受限,且服务业需求日盛。这种情况成为建设宜居幸福的长春经开必须跨越的障碍。为此,“十三五”期间,经开南区立足于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腾笼换鸟”,通过收储僵尸企业、支持有潜力企业搬迁到北区扩能发展等办法,不断释放南区空间,加快发展以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税源经济等新经济业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补齐服务业短板。

编辑:杜伟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