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为产业注入智慧元素 经开片区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
长春兴隆综保区双创总部基地
长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经开片区)产业园区分布示意图
“四大板块”蓝图承载着长春高质量发展梦想,而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科技支撑。在高质量发展大潮中,作为“四大板块”重要组成部分的长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经开片区),科技创新勇当先锋,实验室、研发中心、科研院所、孵化基地、田间地头……都是科技创新的主场,都是科研人员的阵地。科技创新正成为经开片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其全面打造高端制造业集聚区、新兴产业发展先导区的脚步也更加铿锵有力。
其中,经开区充分发挥国家级开发区龙头带动作用,科技成果转化亮点频频,智慧农业、机器人、生物医药……涌动着创新发展的澎湃激情。
镜头
好项目让传统农业变“聪明”
谈到科技创新成果,吉林省中农阳光数据有限公司可以说是名声在外。该公司是“院士长春创业园”引进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由中国科学院王会军院士领衔北大系经营管理团队创立,专注于农业农村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围绕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两大国家战略,提供智慧农险、智慧农业和智慧乡村服务。该公司研发的中农阳光数联网·智慧乡村综合服务平台项目不仅在吉林省全面推广,还在北京、辽宁、海南、陕西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并收获了青海等地的订单。
通过田间地头的远程监测设备,农民坐在家里就可以了解田里的水位和农作物生长情况;遇到病虫害方面的问题,可远程视频咨询农技专家;收获的农产品,可以通过网络展示成长的过程,让消费者放心;更值得一提的是,它还填补了气象高密度村级监测、中国乡村影像监测的国内空白,极大提升了土地和灾害的精细化监测能力……近日,在经开区科创广场,中农阳光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巴威”、“美莎克”台风到来的第一时间,他们通过该平台启动了“农灾之眼”服务,利用“星、空、气、视、地”一体化技术,对农业灾情进行全天候、全场景、实时动态监测,次日就形成农业灾情监测及评估报告。
在中农阳光数联网·智慧乡村数据接收处理中心,一块大屏幕映入眼帘。屏幕上,一座座乡村平房近在眼前,画面非常清晰。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页面上除了显示图片动态监测、视频动态监测等画面外,通过设备反馈的数据,还能实时查看当地的土壤、温度、湿度、风速等信息。
“屏幕上显示的只是我们项目所展现的部分功能。”中农阳光董事长赵明表示,该项目还有农田动态监测、农业气象服务、农业灾害监测、农产品溯源监测等功能选项。以往,农村数据采集成本高,并且因为供电难、传输难、资源难、维护难,互联网普及存在困难,但通过“星、空、气、视、地”五位一体数联网和智慧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可以解决这些难题。
数联网·智慧乡村综合服务平台项目是由中农阳光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普华永道(中国)合作共同开展的,提供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该项目发挥中农阳光的智慧城乡技术与应用服务优势,将卫星遥感、视频监控、气象监测、无人机航拍、地面传感五大数据融合应用,结合各省、市、县农业产业与乡村治理特色,量身定制集数据采集、分析、应用于一体的智慧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对监管区域全天候、全过程、全覆盖的智能化识别与监测,并具有全场景、多领域“一网多用”的综合服务能力。
“目前,中农阳光已为2个直辖市、13个省(区)、125个县、200万农户的农田提供服务。我们预计3年监测范围将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耕地农田。”赵明说。
发展
让创新主体动起来
不仅在农业,经开片区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创新主体动起来,科技创新的脉动处处可见。
总投3.3亿元、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的大口径空间光学载荷综合环模试验平台项目进展迅速,将于今年年底前投入使用。该项目是我国下一代大口径光学载荷研发、后续技术探索最为关键的技术创新和基础保障平台。项目建成后,将带动我国空间光学领域和东北地区遥感卫星产业快速发展。
在兴隆综保区,一座高近120米的“双子塔楼”建筑——长春兴隆综保区双创总部基地正在崛起,建成后将成为长春开展经贸合作的前沿阵地、投资密集区和科技蓬勃发展的先行区。
吉林省摩西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于今年1月中旬正式落户兴隆综保区,这是一家集研究、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物联网科技创新型公司,研发领域涉及物联网技术结合智慧园区、灯光节能、楼体亮化及智慧医疗等方面,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智能输液看护仪是我们新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具有滴速控制、药水加热、无药报警、自动止流、异常提醒、辅助充电等功能,极大地提升了输液体验,填补了病患输液服务的市场空白。”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说。
经开区的科创广场更是加速集聚创新资源。上半年,科创广场运营良好,目前在孵企业48户,储备优质待落位项目26个。在这里,“院士长春创业园”发挥“筑巢引凤”功能,院士团队项目获得行业和市场认可,培育成果逐渐成熟,王立军院士团队固态激光雷达项目、张洪杰院士团队高性能稀土着色剂产品项目、姜会林院士团队无线激光通信系列化产品项目和王作斌教授纳米操作平台项目等多个院士项目今年产值有望突破1.2亿元。
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的背后,是经开区坚持创新的厚积薄发。
服务
完善创新生态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只有打造完善的创新生态体系,才能有效推动产业升级。
为此,经开区不断优化服务,营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为创业创新保驾护航。
落户科创广场的中农阳光快速成长。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农阳光便吸纳了众多人才,且多数为返乡人才。如今,公司已组建起了一支院士领衔北京大学遥感、气象、计算机、人工智能、保险、金融等领域专家为主的经营管理团队。
“优质的发展环境让这里充满吸引力,所以王会军院士就将全国唯一一个工作站落户在经开区。”据中农阳光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解决员工住宿问题,经开区主动帮助落实、解决,提供了拥有优质环境和服务的人才公寓供其住宿。目前,已有100人入住经开区人才公寓。在企业看来,经开区就像企业从创业到成长过程中的“护航使者”。“经开区不仅帮助我们解决了员工的住宿问题,还帮我们对接业内优秀的律师事务所和专家,提供相关事务援助和政策解读等高配服务。在这里发展,我们信心充足!”该负责人说。
像这样的助企服务,在经开片区还有很多。
建设经开片区,意味着率先在长春城市东部打造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对迎接新一轮东北振兴、引领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而营商环境又是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打造营商环境,经开片区提出了一个很高的标准——国际一流。什么才是“一流营商环境”?不能空口说白话,要有具体标准,要有参照物。目前,整个经开片区是省内营商环境高地,在《2019年全国经开区营商环境指数报告》中排名第16位,营商环境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金字招牌。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这就需要在制定市场规则上对标国际惯例、国际规则、国际标准,就需要在确立方向上对标当前国际一流城市的理念与做法,作为学习的榜样与追赶的目标。
经开片区一手提升配套能力,不断完善道路、污水、供水、燃气、供热等管网建设;一手保障土地供给,保障产业项目承接空间充足;同时,不断优化服务理念,把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作为最大的竞争力和软实力。
以经开区为例,如坚持做到诚信履约,惠企政策绝不打折;坚持以项目为中心,实施“容缺审批、审批上门、企业零次跑、审批件立等可取、不见面审批”等新举措,最大限度提高效率;坚持打造“亲清”政商关系,通过“企业服务日”“首席服务专员”等活动载体,对企业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打造政策洼地,长春市围绕“四大板块”主导产业,正在制定出台产业支持政策,在财政投入、投资奖励、项目补助、人才引进等多方面给予倾斜。在此基础上,落位经开片区的企业,还将享受片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目前,经开片区正在对扶持政策修订完善,目的就是提高政策的含金量和吸引力,给予企业最大限度扶持。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营造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服务企业家的浓厚社会氛围,完善创新生态,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据统计,仅经开区上半年就有62户企业申报国家高企,申报数量创历史新高;54户企业申报吉林省科技“小巨人”企业,申报数量超过该区现有省科技“小巨人”企业总数。经开区科技创新的支撑能力越来越强。
“这些年来,由于我们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数量是前24年总量的5倍,‘小巨人’企业新增数量是前24年总量的8.5倍。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累计56.4亿元,年均增长43%;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累计实现1243.2亿元,年均增长30%。”经开区相关负责人感叹道,科技创新的直接经济贡献和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成效都十分显著,也可以说弥补了经开区科技创新的短板。(撰稿 宋莉 图片由长春经开区新闻信息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