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特色产业    |    市州新闻    

长春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第14位 实现三连升
2023-10-21 14:18:2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责编:赵银平

  10月19日,2023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在成都开幕。

  开幕式上,《2023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报告》正式发布,2022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公布,长春新区所辖长春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排名提升2位,位居全国第14位,连续三年实现跃升。

长春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第14位 实现三连升_fororder_图片1

《2023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报告》正式发布 供图 长春新区新闻中心

  长春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实现新跃升,得益于长春新区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医药产业链条和产业生态体系,长春新区围绕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通过“政产学研”相结合,多层级、全方位发展医药健康产业。

长春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第14位 实现三连升_fororder_图片2

长春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排名位居全国第14位 供图 长春新区新闻中心

  长春新区是首批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的产业核心区、亚洲最大的疫苗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基因药物生产基地。作为吉林省、长春市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长春新区按照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长春市振兴突破发展工作部署,依托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创新优势,聚焦打造医药健康产业走廊主引擎,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医药健康产业链条和产业生态体系,高标准规划建设了23.2平方公里的“长春药谷”。

长春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第14位 实现三连升_fororder_图片3

“长春药谷”效果图 供图 长春新区新闻中心

  长春“药谷”集聚了长春高新、金赛药业、百克生物、迪瑞医疗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汇聚了生物医药健康相关企业210户,其中规上企业26户、高新技术企业79户、专精特新企业45户,产业集群效应凸显。2022年规上工业产值236亿元,同比增长22.3%,占全区工业产值的30.4%,产值总量占长春市生物医药产业的81.6%、占吉林省的33.7%,位列吉林省内等各地市之首。

长春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第14位 实现三连升_fororder_图片4

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供图 长春新区新闻中心

  长春新区集聚了一批全国知名的高校院所,培育了一批行业一流的科技人才,产生了一批影响巨大的创新成果。目前,长春新区拥有生物医药领域两院院士5名、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人员1800余名,产业创新势能强劲。长春新区通过优质的产业生态、浓厚的创新氛围、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像金赛药业的博士金磊、博士孔维等诸多高层次医药人才在长春新区创新创业。

长春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第14位 实现三连升_fororder_图片5

长春新区生物医药企业研发生产车间 供图 长春新区新闻中心

  长春新区以产业生态圈理念,构建了长春药谷“三加五立方”的生态环境。“长春药谷”享有省、市等支持政策,以及长春新区出台的十七条贴近医药健康企业实际需求的专业政策,全方位满足企业需求。“长春药谷”拥有创新医药产业园、吉兴医药产业园、创投高新产业园等7个专业产业园区,可生产化学原料、化学制药的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园也陆续开放,将为生物医药健康相关企业提供全领域的发展空间。

长春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第14位 实现三连升_fororder_图片6

创新医药产业园 供图 长春新区新闻中心

  长春新区与吉林省药监局密切合作,享有专项政策,建设长春新区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长春新区药械审评政务服务窗口、长春新区药审中心变更备案窗口、器审中心变更备案窗口,可加速区内医药企业注册变更备案流程。

长春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第14位 实现三连升_fororder_图片7

长春新区生物医药企业生产线 供图 长春新区新闻中心

  长春新区将充分把握全球及国内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趋势,构建新赛道环境、塑造新空间格局、优化新产业生态,以“链条优势”推动形成特色鲜明的生物医药发展集群,努力将“长春药谷”打造成为立足吉林、辐射东北、影响东北亚的医药产业高地。(文 王青享)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