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小山村“变形”记——一个全国生态文化村的产业嬗变之旅
依水而建的小山村,借势发力,走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路子。 (本栏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多彩花海,吸引大批游客前往小山村观赏游玩。
吉林日报6月15日讯(记者 陈沫):初夏,清晨的小山村平静柔美,连绵绿茵间,一间间青瓦白墙的民房依湖而建,清净中透着温润。
史学良早早地出了门。做了8年的村支书的他,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去村里转一圈。
2018年,为发展乡村旅游配套基础设施,村里的停车场、农产品交易中心、公共厕所陆续开工建设,这让史学良格外挂心。
这里属敦化市雁鸣湖镇,地处雁鸣湖腹地。几年前的小山村还是个“落后村”,村容破败,环境脏、乱、差,人口外流严重,收入来源传统、单一。
面对发展困境,小山村用转型破局,在产业发展上动脑筋,做起了乡村旅游。如今,这个320户、1000多人口的小山村,已经走出乡村旅游的第一步,用转型书写着小山村的振兴故事。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村旅游,首要目标是离土不离乡,家家有产业
进入雁鸣湖湿地,再前行5公里,车子驶入小山村。
山路蜿蜒,却也平坦顺畅,一水儿的柏油路。同行人员介绍,这也只是近几年的变化。
“过去村里垃圾乱扔,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雨天不穿靴子都出不了门。”今年80岁的村民管桂兰聊起过去的小山村,皱眉又撇嘴。
变化始于2010年。随着新农村建设在全省铺开,小山村借助政策的东风,改头换面。
绿化植树、厕所改造、种植花海、村路扩建……小山村面貌大变。
村子环境好了,可收入还没上去。从基础条件看,小山村的人均耕地不少,依靠传统种植是主要收入来源;近靠水库,打鱼是另一个收入来源。
传统农业路子,只能解决温饱。如何从温饱到小康,村支书史学良定下了发展目标:离土不离乡,家家有产业,人人有经营。
寻求产业突破的小山村,迎头遇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遇上乡村旅游兴起。
优质的自然生态加之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做乡村旅游,既是立足实际的现实之选,又能够串起一二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业态。小山村毅然做出选择。
地理位置的优越让小山村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紧临雁鸣湖、牡丹江,碧水环绕,水库也可泛舟。周边是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无边的绿色沁人心脾。漫步村中,顺蜿蜒村路,畅游花海,陶醉惬意。
乡村旅游,说起来容易,认知与实践终究还是两码事。“大家都不懂怎么干,心里也没底,几个村干部先开了头,探探路。”史学良是带头的几个村干部之一。
2014年,村里3名村干部自掏腰包,带头将自家房屋改造成民宿,加之村集体出资建设一家,依托农家院,农民经营、农民致富的乡村旅游路,在小山村迈出了第一步。旅游旺季,每户收入达到两万元。
不只是农家乐,玫瑰花茶、玫瑰花饼、野生小鱼干、山野菜,满足游人需求的极富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也应运而生。
产业转型,实际上是一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路。“目标就是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实现游人玩得高兴、农民鼓了腰包的双赢。”史学良说,这样的转型才有意义。
追求“土”味儿,既是原汁原味的乡村,又是全新的乡村
问及如何定位小山村的乡村旅游,史学良说的干脆:“要有‘土’味儿!”
村容村貌提升,村里美化绿化,村内公厕改造,不论是建设还是改造,小山村始终保持着农村该有的本色和味道,没有一味用新代替旧。
“不能让游客到这感觉跟城里没两样儿。”贾宇航是小山村的村支书助理。在小山村工作的这几年,贾宇航也见证着小山村的变化和成长。“从最开始的四家农家乐到现在的十多家,接待能力逐渐提升,但是乡村味道一直没变。”
村民姚久福开了一家鲜鱼馆,走进院门,几张餐桌摆放院中,还有独具农村特色的铁锅和灶台。后院是一栋二层小楼,“我家是住宿餐饮一体,住宿费用一直是50元,饭菜是纯正的农家味。”姚久福是村里最早做起农家乐的一批,在他看来,质朴、诚信、原汁原味是乡村旅游长久发展的核心。
乡村游火了,怎样保持吸引力是一个大课题。避免同质化,突出特色,发展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2017年初,《以特色乡村旅游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在小山村落地并实施。根据方案,小山村的乡村旅游建设步步推开。
民宿、餐饮、游玩、体验,关键是整合周边自然生态、人文景观,以形成更好的乡村旅游资源。
“在小山村,你可以体验到正宗的农渔生活,食材大都取自当地、食在当季。住的民宿推开窗户便能融入自然,挖野菜、打鱼、耕田、采摘时令水果蔬菜。”小山村文书韩利君说。
这几年,村里变化的不只是环境美化和产业转型,还有人心的凝聚和生活方式。听村民讲,有的游客不讲卫生,随手扔的垃圾被村民捡起,扔到垃圾桶里。“这些年小山村的乡村旅游路走得不易,永远要保持一个学习的状态。所以,小山村改变的不只是环境、生态、基础设施,还有村里人的精气神。”史学良说。
乡村振兴需要用心人,也要留得住人,更要引得进人
“以前村里的年轻人出去打工,没有一个愿意回村里。现在,他们时不时带着亲戚朋友回来,炫耀自家房,炫耀自家的村,一脸的自豪。”村民信艳茹快人快语。
留住人的,不能仅仅在改变乡容、乡貌、乡风上下功夫,还要有能留住人的产业。
2017年,小山村综合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发展乡村旅游,就怕走弯路、走错路,“成立公司,一是留人,一是引人,聘用年轻人干管理、搞营销,让村里的旅游产业既有人气也更专业。”史学良说。
同样在2017年,小山村的花海项目正式落地,并成立了小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蔬果采摘、观赏花海的门票收取。2017年,仅花海这一项门票收入就达到了10万元。
农家乐、花海、采摘、渔港……这两年,小山村的收入长了又长,巨变的背后,离不开人的用心实干。
史学良2010年就任小山村的村支书,这8年,村集体拧成一股绳,都在实心实意为小山村谋发展。
“为了发展,村支书也受了不少气,挨家挨户做工作,小山村能成今天这样,不易!”这是小山村村民对村支书的一致评价。
村民才是乡村旅游的主角,提高村民服务意识和素养,要同基础设施完善同步推进。“得不断学习,学会和游客聊天,让游客记住你,游客下次还来!”史学良说话实在。去年,小山村与大型旅行社合作,一方面提升知名度,一方面组织村民进行礼仪、服务的培训。
如今的小山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明村、休闲农业“十佳”示范单位、省级特色景观旅游明村,牌子一块接一块。
暮色降临,一只水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湖边的小船浸在夕阳中。远处,丹霞如画,近处,村庄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