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十年来,延吉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把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书写了有温度有热度的民生答卷。
延吉人民公园不断优化环境 摄影 杨婷婷
就业创业稳民心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更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毕业后,我一直处于迷茫期,究竟是考研、考公,还是直接到企业应聘工作,好像一下子失去了人生方向。”牟嘉雯是华北理工大学毕业生,2024年5月她通过青年就业见习申请到延吉市人才服务中心工作,全面深入地了解职场环境,逐步适应了工作节奏和氛围,为未来的职业道路打下了良好基础。
延吉市加大校舍基础建设力度,落实教育惠民工作 供图 延吉市委宣传部
为帮助高校毕业生增强就业能力、获取更多见习及就业机会,延吉市积极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需求开发见习岗位,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锻炼平台和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就业见习中积累工作经验,促进职业技能提升。2024年,为延吉市青少年事业发展中心、延边新途径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等34家就业见习单位发放见习补贴资金135万余元,为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发放青年就业见习带教补贴0.9万元,鼓励引导企业招聘见习青年,推动形成见习转就业的良性循环。
此外,延吉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聚焦重点就业群体、困境劳动力等,大力实施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通过精准培训让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今年以来,已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02人次,涉及补贴资金25.55万元。培训课程紧密贴合市场需求,涵盖家政服务、电工焊工、手工艺制作等多个领域,让参与培训的劳动者能快速将所学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实现稳定就业。
健康守护暖民心
医疗卫生关系着人民的健康福祉。办好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是民生之需、发展之基、和谐之本。
在延吉市中医医院,每周五、周六都有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关节外科、足踝外科、脊柱外科等学科的知名专家坐诊并开展手术。“因为下不了地,所以来做检查,正好吉大二院的专家坐诊,检查发现腰间盘突出,手术后效果挺好的。”患者郑文哲说道。
为了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延吉市中医医院与吉大二院建立骨科专科联盟,通过技术指导、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式,为医院提供多学科、多专家会诊服务,畅通骨科疑难重症的线上、线下会诊途径,努力实现联盟医院诊疗水平的同质化。
近年来,延吉市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医联体、专科联盟建设等工作,协同打造“资源共享、人才联动”模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看病就诊更便利。
延吉市医院作为市属唯一综合公立医院、紧密型医共体牵头单位,充分发挥高年资专家及学科带头人传、帮、带作用,坚持开展病例讨论、技术交流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全面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同时,不断加深院际交流,借力上级医院丰富的医疗资源优势,聘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妇科专家宋梅英每周日到院坐诊,并进行临床教学指导,派出专科技术人员为联盟建设提供支持保障,帮助朝阳川镇中心卫生院诊断CT检查结果,不断扩大医疗资源联动范围。
2024年,延吉市属医院与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医共体专家下沉诊疗1.6万人次,药品“零差率”销售为患者让利1104万元。
幸福晚年安民心
5月8日,进学街道文化社区综合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椿满庭养老院揭牌。这是延吉市首个集入住、社区居家服务、健康餐饮等于一体的康养结合养老服务中心。与传统养老机构不同,这里创新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选择。老年人既可以选择入住服务中心享受全天候的专业照护,也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购服务中心提供的助餐、助浴、精神关爱等“点单式”上门服务。针对特殊困难群体,部分服务实施免费政策,可切实减轻老年人的家庭负担。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深,近年来,延吉市立足医、食、住、行、智5个方面,着力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全市82家养老机构中7家养老机构内设诊所,4家诊所或医院开设养老机构,其他73家养老机构与周边诊所或医院签订了合作协议。
同时,延吉市积极推进老年助餐服务项目,在全市建成27个民膳食堂并投入使用,覆盖老年人群体5万余人,月服务老年人24300人次左右。推广“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运营模式,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目前,全市已建有社区养老服务站点78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总建筑面积3.17万平方米,可设置700张床位。
此外,延吉市对符合条件有意愿的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适老化助行服务,以每户2000元改造标准,完成414户家庭适老化改造。推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市区内1000户居家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紧急救援、健康管理和日常生活辅助服务,让各族老年人享受安宁舒适、有保障的晚年生活。
民生一小步,幸福一大步。延吉市正按下“快进键”,用民生“幸福之音”奏响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各项民生事业全面开花,化作生动图景,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文 翟宇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