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砥砺前行,十年春华秋实。自2015年以来,延边州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以“打造乡村振兴典范”为目标,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现了从贫困落后的朝鲜族聚居村到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精彩蝶变。
面貌一新的光东村 供图 延边州委宣传部
党建领航:从“组织堡垒”到“振兴引擎”的进阶
多年来,光东村党支部将党建“红色基因”融入边疆民族村发展血脉。党员队伍从2015年的35人壮大至41人,35岁以下青年党员占比提升至38%。
光东村在稻田景区、民宿集群设立15个“党员责任区”,组建了党员志愿服务队。采取“本地培养+外部回引”模式,吸纳致富能手、返乡人员、高学历人才等“80后”年轻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干部队伍整体结构进一步优化。
光东村投入600万元新建700平方米集便民服务、教育培训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新村部),不断增强阵地建设功能。
助推产业振兴的稻田地 供图 延边州委宣传部
产业升级:从“一粒米”到“产业链”的跨越
光东村依托“平岗绿洲”的天然优势,整合全村171公顷水田,深耕水稻产业,通过科技赋能和品牌建设打造“吗西达”“海兰江御米”等有机大米品牌,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稻米价格从每公斤6元跃升至15元。2018年创新推出“共享稻田”项目,累计推介24000份,销售额达2400万元。
光东村整合闲置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建成45户朝鲜族特色民宿,并新增稻米馆、稻田螃蟹乐园、可视化大棚等文旅项目,形成“稻田观光+民俗体验+研学教育”的全域旅游格局。近年来,光东村接待游客数量持续增长,2024年接待游客近40万人次,旅游收入436万元。得益于产业多元化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突破百万元,较2015年增长10.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2.4万元,增长3.8倍。
光东村游客接待中心 供图 延边州委宣传部
生态宜居:从“脏乱差”到“和美乡村”的蝶变
光东村投入350万元完成全村旱厕改造,实现家家有室内卫生间和热水器;投资1600万元实施污水管网改造,新建2座污水处理站,彻底解决农村环境顽疾。打造“共享庭院”项目,鼓励村民发展特色种植和庭院经济,对全村庭院进行整理,打造“一院一景”,实现“方寸之地”增收致富。
同时,光东村完善基础设施,建成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游客卫生间 、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硬化道路、绿化庭院,描绘出一幅“四季有景、处处皆画”的美丽乡村新图景。
文化赋能:从“文化传承”到“融合发展”的升华
光东村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底蕴,组建民俗舞蹈队,年演出超100场,传承《红太阳照边疆》等经典剧目。
光东村创新“节庆+旅游”模式,举办水稻文化节、插秧节等活动,将传统民俗与现代旅游深度融合,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流头节”等非遗项目。创建“稻田+”特色品牌,塑造乡村文化IP形象“米粒公主”,依托文化IP吸引游客,利用品牌授权、文创开发等方式创造额外收益。建设水稻博物馆、可视化大棚、稻田缆车等体验项目,传承农耕文化,增强乡村文化认同。这些体验项目让游客参与插秧、收割等传统劳作,在互动中感受“粒粒皆辛苦”的农耕精神,促进文化传承从“静态展示”向“动态体验”转变。
治理创新:从“传统管理”到“团结氛围”的转型
光东村制定为民服务“八项措施”,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快融入延边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核八翼”全域体验区建设,积极引导和带领各族群众参与村域各项事业发展。
光东村开展“党建+民族团结”工程,连续举办十届“红太阳照边疆”主题党日活动,将中国朝鲜族农乐舞、辣白菜制作等非遗融入组织生活。2024年,光东村党支部书记金宪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让边疆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
光东村正在打造成乡村振兴示范村和样板村 供图 延边州委宣传部
未来展望:锚定“全国标杆”再出发
10年来,光东村坚持在探索中扬帆,在创新中奋进,打造成和龙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和样板村。
十载耕耘硕果累累:光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全面提升。2021年,光东村党支部被党中央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全国文明村”称号越叫越响;集体经济收益与村民收入持续增长,2019年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日益深化,民族共融氛围更加浓厚;人民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榜上有名。
未来,光东村将继续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奋力谱写新时代幸福乡村新篇章。(延边州委宣传部)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