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特色产业    |    市州新闻    

延吉:打好生态环境保护“组合拳” 以高水平保护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2025-07-02 15:28:29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张琪责编:蒋硕

  近年来,延吉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多管齐下,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取得了良好成效。

  蓝天保卫战加力推进。延吉市强化燃煤监管,确保常用39台2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稳定达标排放。坚决落实秸秆全域禁烧管控要求,依据《延吉市全域秸秆禁烧工作实施方案》,组织4个镇建立了“四级”监管网格、残茬处置等5个方面台账,确保2025年上半年秸秆禁烧实现“零火点”;制定并印发《延吉市夏季臭氧管控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公安、住建、交通、乡镇、街道等18个部门的相应责任分工。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和规范管理,编码登记16台(已累计登记582台)。实施“双碳”战略,截至4月,国能龙华延吉热电有限公司碳排放量已累计完成70.5432万吨。

  碧水保卫战纵深推进。延吉市加强枯水期、化冰期污水处理厂运行管控,实时监测延吉下、磨盘大桥等考核断面水质,确保达标。召开延河水库水源地保护专题会,分析上游耕地种植及农药化肥施用情况,协同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印发《2025年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通知》,进一步统一规范入河排污口标志牌样式,持续推进排查整治。联合水利部门开展春季“清河行动”,组织4次集中整治,出动1498人次、机械120台次,清理垃圾39.3吨、河道44.6公里。制定《延吉市汛期前污染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正在有序推进排查工作。

  净土保卫战稳步推进。延吉市持续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和风险管控,组织5家重点监管企业开展污染隐患“回头看”,完成检测确认;配合吉林省、延边州生态环境部门开展地下水井点位周边3公里隐患排查,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在延吉市新设定2个国考地下水井;完成5个“一住两公”地块调查报告备案。印发《关于延吉市2025年度开展农村黑臭水体再排查识别的实施方案》,组织水利、农业等7个行业部门全面开展排查,域内未发现农村黑臭水体现象。复查联城利业、杰威2个优先监管地块,补测土壤45项指标、地下水38项指标确认无污染。联合农业部门编制《延吉市2025年耕地安全利用工作实施方案》为微生物修复提供支撑。

  持续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全民行动。延吉市充分利用“六五环境日”等重要节点,深入宣传“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依托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站,持续开展“引领小学生开展环保之旅”“传承雷锋精神·绘就生态新貌”“党建引领聚合力·共护水源绘新篇”等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同时,推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4场,引导群众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营造出全民共同参与“五个延吉”建设的良好氛围。(文 王青享)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