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特色产业    |    市州新闻    

2025“净月粉丝荟”启动仪式暨粉丝义务植树活动举办
2025-04-17 15:22:02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巍责编:蒋硕

  阳春四月,草木萌发。4月17日,2025“净月粉丝荟”启动仪式暨粉丝义务植树活动在长春净月高新区举行。

       来自净月高新区机关的文明实践志愿者、净月高新区人民法院干警代表、海外归国人才代表、长春通视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人才以及吉林建筑大学高校青年代表等近200人,共同为“绿美净月”建设挥锹添绿。净月高新区相关领导出席启动仪式并参加植树活动。

2025“净月粉丝荟”启动仪式暨粉丝义务植树活动举办_fororder_吉林植树1

参加活动人员合影 供图 净月高新区党工委宣传部

植树活动 供图 净月高新区党工委宣传部

  增植新绿,绘就生态净月新画卷

  作为长春市的生态核心区,净月高新区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依托生态禀赋持续涵养“城市绿肺”。

  当天的植树地点位于净月高新区生态大街CBD沿线的一处公园,活动现场,专家指导植树流程后,净月粉丝们分组协作,铲土造坑、培土围堰、提水浇灌,历经一个多小时,200株水曲柳树苗迎风而立、生机勃勃。

  近年来,净月高新区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不断优化和放大生态资源优势,将自然生态要素引入城市之中,全面构建“水域绿野”的优良生态空间,打造山水绕城的优质居住环境。2024年全年,组织全区义务植树面积4.5亩,新增及提升改造公共绿地4.8万平方米,恢复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施工临时占用绿地6000平方米,建设城市主要街路节点彩化1.6万平方米,完成口袋公园绿化面积1.6公顷。

植树活动现场 供图 净月高新区党工委宣传部

  植树后,“净月粉丝”还为自己种植的树苗绑上绿丝带,并把对净月的祝福、自己的愿望写在绿丝带上。“从多种一颗树,到少开一次车、节约一张纸,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全民共同参与,而生态成果最终又会惠及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位居民。”“净月粉丝”代表晓静说,未来她将继续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守护好城市的绿水青山。

“净月粉丝”为自己种植的树苗绑上绿丝带 供图 净月高新区党工委宣传部

  绿美净月,与“聚才兴业”同频共振

  一直以来,净月高新区一方面千方百计守好生态家底,另一方面多措并举引才汇智,打造聚才兴业“强磁场”,真正把生态的“含绿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

  近年来,净月高新区以“真金白银”的优渥政策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推出人才“净享卡”,提供子女入学、医疗健康、科技支撑、旅游出行、商事优惠等系列精准、特色服务。同时,围绕光电信息、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全区重要产业方向,通过高校共建、产业孕育、柔性引进等多种手段,创新“引进一名院士、带来一个团队、育强一个产业”等引育理念,积极吸纳与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层次等相适应的各类人才,加快实施新时代“产、教、科、人”深度融合,以人才集聚效应促进各大产业发展。

  净月高新区党工委宣传部(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净月粉丝”系列活动全新升级为“净月粉丝荟”,这不仅代表热爱、关注净月的各界粉丝朋友精英“荟萃”,更表达了净月对优秀人才“荟”集、优质产业“荟”聚的美好期待。此次把植树活动作为年度系列活动的开篇,就是要让净月绿色发展、向新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生态落地生根。

  活动为媒,净月粉丝“荟”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作为净月高新区党工委宣传部(网信办)的品牌宣传活动,自2016年起,“净月粉丝”系列活动已连续举办九年,累计开展活力跑、读书会、大V游、线下品鉴等系列子活动近40场,吸引逾万名“净月粉丝”参与其中,线上产品综合点击量突破3800万次,已成为域内外了解长春、爱上净月的重要窗口。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开局的关键之年,是长春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攻坚行动的决胜之年,也是净月高新区聚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3强2优1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深耕之年。除“粉丝义务植树活动”外,2025“净月粉丝荟”将继续通过极具互动感和深度体验式的系列活动,让“粉丝”近距离感受净月以“生态美”引领高品质生活,以“未来感”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新作为、新成果、新突破,引导“粉丝”主动由城市“体验者”化身城市形象“代言人”,助力提升城市影响力与美誉度。(文 王青享)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