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滴融雪坠入冰缝时
长白山区开始慢慢苏醒
冰层深处传来细密的碎裂声
蛰伏了整个冬季的溪流忽然开口说话
细细低语着春天的到来
本组摄影:郭亮
长白山区的天气刚刚转暖
一种珍稀的鸟类从遥远的南方回到了它们世代繁衍的这片森林
中华秋沙鸭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1000多万年
作为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
是濒危物种
与大熊猫齐名
被称为“鸟类活化石”“鸟中大熊猫”
来源:新华社
摄影:郭亮
生命的“初跃”
长而窄的嘴刺破平静的水面
冠羽如墨色流苏在风中轻扬
羽间鳞纹似水墨浸染的祥云
这是独属于中华秋沙鸭的东方美学
它们是自然界最严苛的考官,喜欢在森林茂盛、水流平缓、水质清澈、食物充沛的河流岸带栖息觅食。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吉林省东部林区,是中华秋沙鸭最理想的营巢环境。这里森林广袤,溪流纵横,水质清澈,水中的冷水鱼类丰富,杜父鱼、柳根鱼、七鳃鳗等是中华秋沙鸭的主要食物。
本组摄影:郭亮
每年3月中旬到5月底,中华秋沙鸭进入繁殖期。吉林为中华秋沙鸭设置了大量人工巢箱,以满足中华秋沙鸭的繁殖需要。5月,一巢中华秋沙鸭宝宝刚刚破壳,24小时左右,就必须从高大树洞跳出,跟随着妈妈到水中觅食。
这,是它们生命中的第一次“飞翔”,像一团团毛茸茸的蒲公英,跌跌撞撞地!
而中华秋沙鸭妈妈,正用一声声鼓励,让孩子鼓起勇气。
这一幕惊险的“跳巢仪式”,已在此地上演了不知多少次。
而此刻,它们身下的溪流清澈明亮,把中华秋沙鸭身上的鳞纹映得分明。
本组来源:图虫创意
“吉羽”栖“吉水”
中华秋沙鸭在吉林省的栖息地主要集中在松江河、二道白河、抚松、靖宇、桦甸、长白县,有时辐射到吉林市,这些地方都有繁殖记录,目前松江河的慢江和二道白河分布量最大。
中华秋沙鸭主要捕食鱼类,当雏鸟们开始学习捕鱼时,它们并不知道,这片土地的生态密码正被写入更宏大的叙事。
生态作家、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陈凤华创作的儿歌《我是中华秋沙鸭》中写到,“给鱼儿最好的水,给鸟类最好的空气,给野兽最好的森林,长白山是中华秋沙鸭的祖邦,也是长白山人的祖邦,保护好自然,就是保护好人与自然的祖邦。”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华秋沙鸭飞到长白山,繁殖期全省的中华秋沙鸭数量也在逐年递增。不仅仅是长白山地区,吉林越来越多的地方也为中华秋沙鸭提供了更多的生存空间。
本组摄影:郭亮
凝视与守望
中华秋沙鸭的飞行轨迹与绿水青山的图景悄然重合。
它们的迁徙是生态晴雨表,2022年监测数据显示,吉林省观察到的中华秋沙鸭数量达600余只,较比2018年观测到的种群数增长了近300只;2023年,在吉林省繁衍停歇的中华秋沙鸭已有600多只,是5年前的1倍多。
人类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保护它们,空气、水环境、土壤环境质量……这一切都在悄然发生着向好的变化。(记者 李易书)
来源:图虫创意
本组摄影:郭亮
当一批批秋沙鸭振翅北归
长白山的春意正在一点点到来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