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特色产业    |    市州新闻    

延边千里边关新画卷 边境村电商点亮“兴边富民”新希望
2024-12-10 15:34:38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责编:蒋硕

  在延边,曾经偏远落后的边境小村,如今正沐浴在电商发展的春光里,焕发出勃勃生机。

       借助电商平台的蓬勃兴起与边民互市贸易政策的东风,这里的农产品走出边境、热销全国,农民收入稳步提高,乡村面貌日新月异。人参、鹿茸、松茸、朝鲜族辣白菜……这些承载着延边独特风土人情的农产品,正借助电商出现在千家万户的餐桌上。

延边千里边关新画卷 边境村电商点亮“兴边富民”新希望

工作人员通过电商直播带货 供图 延边州委宣传部

  电商发展:拓宽销路 助力边境农产品“出圈”

  延边的边境村,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因素,边境村的农产品一度面临销售难题。

  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兴起,延边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将电商发展作为推动边境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搭建电商平台、培育电商人才、打造农产品品牌等一系列举措,将边境村的优质农产品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截至目前,全州98个重点边境村中有71个已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站,覆盖率达72.5%。这些服务站不仅为村民提供了便捷的在线购物体验,更为农产品的上行开辟了新渠道。

  图们市月晴镇水口村整合镇域内特色农产品资源,积极利用电商平台,将优质大米、朝鲜族泡菜、绿色蔬菜等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安图县二道白河镇的奶头山村,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发布关于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及农产品种植、加工过程的短视频,吸引了大量网友关注,电商销售额一年内实现翻倍增长。

  在电商的推动下,延边州边境村的农产品销售渠道不断拓宽,产品附加值和知名度显著提升。许多边境村开始注重农产品的品牌化、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质量和包装水平。像珲春市的“马牌”大米、龙井市的三合苹果梨等农产品,都是通过电商平台的推广成功打入全国市场,成为消费者喜爱的品牌产品。

  互贸政策:激发经济活力 促进边境贸易繁荣

  在电商发展的同时,延边州还充分利用国家边民互市贸易政策,为边境村农产品销售提供更多机遇。

  珲春中俄互市贸易区自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以来,为边民提供了每人每日可购买价值8000元人民币商品的免税优惠,极大满足了边民的日常消费需求。目前,区内进口商品品类丰富多样,涵盖冷冻和鲜活海产品、粮油副食品、休闲食品、日化用品、坚果类等,出口则主要以服装、鞋帽等轻工商品为主。

  2020年,珲春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获批成为全国第一批互贸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城市,同时也是可开展落地加工且能进口俄、朝、韩、日、蒙等国商品的监管区,实现东北亚5国进口商品零关税进入落地加工和市场流通环节。这一政策极大地激发了边民参与互市贸易的积极性,也为边境村农产品进入互市贸易区销售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进一步推动边境村农产品出圈,延边州还积极引入珲春吉电数字边贸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等新型市场主体,通过跨境贸易交易平台、铁路互市商品交易中心、互市商品加工园区等项目的运营,为边境村农产品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销售渠道。吉电数贸的“数贸时空”跨境贸易交易平台不仅实现了企业间的跨境交易,还打通了线上线下业务,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同时,铁路互市商品交易中心和互市商品加工园区的建设,也为边境村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提供了有力支持。

  双轮驱动:实现乡村振兴 助力兴边富民

  电商发展与边民互贸政策的双轮驱动,为延边州边境村实现乡村振兴、助力兴边富民提供了有力支撑。电商的发展拓宽了农产品的销路,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边民互贸政策促进了边境贸易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

  在双轮驱动的推动下,延边州边境村的经济活力显著增强。许多边境村通过发展电商和边境贸易,实现了从贫困落后到富裕文明的华丽转身,村民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同时,这些变化还促进了边境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文化繁荣,为兴边富民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边境村电商与互贸区建设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经济发展。为延续边境村农产品销售的蓬勃发展态势,今后,延边州将继续加大对边境村电商的支持力度,持续优化边民互贸政策,推动吉电数贸等企业创新发展,进一步促进电商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延边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稳边固边、兴边富民的道路上不断迈出坚实步伐。(文 许静)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