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基业,人才为本。
为贯彻落实长春市“六城联动”第一城,长春汽开区人才工作紧紧围绕打造国际汽车城这一重点,持续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聚焦一汽集团、汽车产业发展,倾力于引进专业人才、落实人才政策、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为一汽、长春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智力支持。
健全人才机制 激励人才担当作为
2020年,汽开区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对人才工作按照“四管”“五抓”的形式扎实推进,即: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抓总体规划落实、抓重要政策兑现、抓创新工程策划、抓重点人才培养、抓典型案例宣传。2021年,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副组长由其他班子成员担任。2022年结合区内人才工作,对小组成员进行及时调整。现有成员单位20家,各单位工作人员为联络员。
人才工作小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营造良好政策制度环境,先后制定人才专项政策兑现实施方案。如制定的《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工作实施方案》,推动专家人才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对此,汽开区安排了六项重点任务:建立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台账;健全联系服务机制,建立通报政策形势、走访慰问、“服务日志”等制度;完善专家决策咨询机制,畅通专家建言献策渠道;支持专家创新创业,加大财政资金支持、项目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保障力度;建立宣传表彰机制;提高专家政治待遇,不断增强专家人才政治荣誉感、获得感。
紧抓车城重点 打造亮点提升满意度
为确保聚焦并服务一汽集团、汽车产业发展,汽开区在工作机制上与一汽同频共振。针对一汽成立了负责对接一汽红旗项目、一汽解放项目、一汽轿车项目、汽车零部件产业、三产项目以及科技创新项目的八家服务局。建立多元沟通对接服务,协调有关部门为项目公司定向培养技术人才,全力配合协调工作生活需求,先后定期沟通百余次,积极帮助协调解决人才、项目、经营等方面难点问题。
奥迪新能源项目是吉林省“十四五”振兴发展率先突破的重要支撑。汽开区成立“服务保障奥迪新能源项目人才专项政策兑现”工作专班。从人才政策落实、人才合作培养、人才招聘保障、家属安置保障、住房服务保障、人才培训补贴等多方面对全区服务保障奥迪新能源项目人才专项政策兑现工作总体谋划,定期调度,确保各相关单位密切配合,紧密合作,各项任务落地落细落实。
完善爱才环境 厚植升级成长沃土
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除了要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还得做到留得凤凰住,展示凤凰美。汽开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聚焦服务一汽中心任务和“双一流”建设发展,加快推进人才住房建设,持续改善人才居住条件,分层分类向人才提供安家补贴,以货币化、市场化方式,解决留住人才问题。2021年以来,汽开区规划投资37亿元7430套、总建筑面积57.7万平方米的国际人才产业园、青年人才创业园、技能人才服务园公寓建设,为各级各类人才提供阶段性住房保障,切实发挥住房在吸引集聚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力争在吉林全省实现发放“人才公寓金钥匙”,实现“拎包即可入住,出门即可创业”。
创新人才服务 搭建平台精准施策
为全面落实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推动长春市“六城联动”,建设“国际汽车城”,汽开区加大服务力度、拓展服务深度、升华服务温度。以促进就业工作为重点,结合部门职能,结合服务基层、服务人才专项行动各项要求,狠抓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落实。
汽开区积极搭建人才储备与提升平台。结合区内企业发展需求,依托在长院校,深化校企合作,搭建产学研对接交流平台,对人才进行培养以及接续培养,推动重点企业开展技改、研发,提高核心竞争力。激励提升技能开展汽车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培养和挖掘一批具有工匠精神、技艺精湛、门类齐全、爱岗敬业的高技能人才,建立“以赛代评”人才评价机制,为一汽技术人才晋级提供快捷平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增强企业内生动力,近年来联合区内企业开展了百场职业技能竞赛,受益职工上万人。
为确保全区就业大局稳定,汽开区搭建平台、延伸服务,开展服务企业招聘月、春风行动等系列线上、线下招聘会,招聘人数4404人。细化分析应届毕业生就业渠道,搭建未就业登记服务平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平台,为下一步施策找准方向。疫情期间,汽开区就业局围绕部门职能,开展深化服务群众与高校毕业生专项“一对一”调研,积极对接,重点帮扶。
人才聚,事业兴。长春汽开区创新人才服务方式,树立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为人才提供沟通交流、学习提高、共谋发展的优质平台,为支持一汽建设世界一流汽车企业、建设世界一流国际汽车城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华欣欣 吉林日报记者 柳青)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