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储冰为长春冰雪新天地建设工程提供了充足的冰源。
长春冰雪新天地将于12月12日正式投入运营。5000名工作人员正在24小时轮流进行冰建、雪建施工。 本组摄影 张扬
冬奥主塔已经封顶、其他大型冰建也接近完工,12月7日夜晚,长春冰雪新天地建好的冰建发出五颜六色的光,点亮了夜空、装点了黑夜。短时间完成大部分工程,这样的建设速度得益于长春冰雪新天地提前所做的准备——以古法储冰,为冰建提供充足的冰源。
何为古法储冰?记者走进位于长春冰雪新天地一角的储冰洞中一探究竟。长春冰雪新天地的储冰地,是一处山洞,外部覆盖着黄土,出入口也不显眼、只容一辆车进出。从外观上看,很难想到这里竟然是4万立方米冰的“老家”。初时狭窄,走入后豁然开朗,记者发现,洞中的墙面和棚顶都密集地粘贴着类似于外墙保温所用的白色泡沫,把这里装饰得就像一个大大的泡沫箱。在这个大“泡沫箱”中,气温比洞外略低,为这些冰提供了适宜的储存条件。
“这4万立方米冰从上一个冬季开始就被放进了储冰洞,一直存到园区开工。我们这个储冰洞,外层是土,可以隔热,内有泡沫,可保持温度不发生显著变化,内外保温,封闭的山洞就像过去的泡沫冰棍箱一样,密封性好、温度适宜,不用借助其他制冷设备也能保持恒温、让里面的冰不化。”吉林省建设集团董事长江礼成告诉记者,这就是古法储冰的原理,利用这一方法,山洞里的冰块已经封存了约10个月。
据悉,长春冰雪新天地的储冰洞长100米、宽60米、高7米,内部存放了4万立方米冰,在河中冰层未冻到足够厚度时,为长春冰雪新天地建设提供了冰源。“虽然提前储了冰,我们也都省着用,在大型冰建的四周使用整块的冰,中间用河中的碎冰填充,保持冰块的供应跟得上建设的速度。”江礼成称,以古法储冰法提前建设、提前完工,不仅提前了长春冰雪新天地的开园时间,延长了营业时间,也将给市民和游客带来更多的冰雪观赏和冰雪娱乐体验。(长春日报记者 孙娇杨)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