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溪湿地公园完善提升规划方案出炉
南三环桥夜景效果图。
南溪湿地公园完善提升规划效果图。
为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南溪湿地打造成为生态打底,文化沁润,活力四射,全季、全时、全龄、全民深度融合的美好生活定制公园,近日,长春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在广泛征求民意基础上,编制《长春南溪湿地公园完善提升规划方案》,从补齐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绿道系统、塑造特色景观风貌、优化交通系统、提升基础设施供给、筹办场地活动等6个维度进行规划。
6个维度对南溪湿地公园
进行同步策划
南溪湿地是长春市南部最大的市内湿地公园,面积310公顷,相当于1.4个南湖公园。5月以来,长春市规自局成立南溪湿地公园提升改造规划领导小组,从补齐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绿道系统、塑造特色景观风貌、优化交通系统、提升基础设施供给、筹办场地活动等6个维度对南溪湿地进行同步策划。对南溪湿地公园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全体系的调研工作。 根据南溪湿地公园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存在供给数量不足、类型单一、利用不充分、文化特色不突出、交通承载力有限等问题,明确建设时序,倒排任务工期;突出实地、实景、实干,保障项目落地。 在广泛征求民意基础上,编制《长春南溪湿地公园完善提升规划方案》,按照“交通便利、注重安全;贴近生活,便利实用;满足规模,突出均好;因地制宜,普惠共享”的选址原则,挖掘可利用的公共空间。
亮点一:公共服务设施“活起来”
通过实地踏查,将公共服务设施工程分为售卖服务类、休憩设施类、环境卫生类、指示标识类、运动场地类。发现存在服务场馆建设不足;服务职能缺失;标识系统不完善,缺乏设计;休闲设施总量缺失,缺乏特色;雕塑小品总量不足,文化特色不突出等问题。 《方案》提出增加售卖亭、市集等售卖设施;增加多功能驿站、遮阳座椅、营地等休憩设施;增加必要的垃圾箱、移动厕所必须增加标识标牌;增加半场篮球场、笼式足球场、多功能运动场、轮滑场、智慧运动体验设施等供多年龄段人群使用的运动设施。
亮点二:绿道系统“动起来”
通过对路线、串联服务功能驿站等进行踏查;发现绿道系统存在亲水性差,缺少邻水绿道及公共节点空间;连续性差;路网密度低;绿道品质低;缺少驿站、自行车停车等配套设施。 《方案》提出要构建“骨架+支线+毛细+节点”的绿道网结构体系,保证绿道对外贯通,整合资源价值最大化;对内成环, 形成套装旅游;内部成网,强化可达性与实用性;镶嵌节点,激活公共开敞空间。同时, 注重“疏密有致”布局绿道网络,强调对原生态环境的合理保护。
亮点三:特色景观风貌“美起来”
通过对绿化、彩化、景观节点、湿地岸线、夜景照明、公共艺术等进行踏查;发现存在局部绿化露土,缺乏维护;景观单一,缺乏层次与彩化;夜景照明单一缺乏设计,欠缺智慧照明;雕塑小品位置分布不均;场地环境不合理;休息空间缺乏与人、环境、景观的互动等问题。 《方案》提出构建“多元节点+林荫大道+绿色地被”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景观体系;按照“体验舒适、游览安全、彰显魅力、创造活力”原则,通过点亮绿道干线建设、潮酷节点、增加智慧照明等方式解决夜景照明问题;按照“从艺术装点空间到艺术营造空间、艺术激活空间”提升雕塑与环境的契合性、增强景观节点的可识别性、增加公共艺术的互动性与趣味性,激活空间的活力。
亮点四:交通系统“畅起来”
对区域交通、停车场、公交线路、过街天桥、交通设施等进行现场调研,发现交通系统存在区域现状轨道交通服务覆盖不足、局部结构性路网未按照规划形成;现状停车泊位供给不足、常规公交线路站距较大、慢行系统不完善;部分道路标线施划不合理,局部节点信号灯缺失等问题。 《方案》提出构建“以人为本、绿色智慧”的区域交通系统。加快和美路、畅溪街等道路以及轨道交通6号线建设,提升区域交通疏解能力;增加南四环以北停车泊位供给、打造充电设施示范基地、优化常规公交线路和设施,加快慢行系统成网和交通转换节点建设,营造高品质交通出行环境。
亮点五:让基础设施供给“智起来”
对直饮水、充电站、公厕、5G智慧系统、AI体验系统等进行调研,发现存在高质量供给尚未形成、高品质服务有待完善、智慧管理设施尚不完善、绿色发展理念未全面落实、区域运行安全尚有短板。 《方案》提出构建“质享、智联、低碳”的基础设施供给系统。打造质享、智联、低碳南溪。推进直饮水工程建设;南溪“公厕革命”;构建5G应用空间;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理念,打造低碳分布式能源公园。安装光伏板和电力风车, 利用东南污水处理厂污水源热泵,提供清洁能源,给驿站和休憩亭内的智能座椅供电,实现智能座椅发热、无线充电、USB充电、景观照明等功能。
亮点六:文化活动“火起来”
通过踏查发现活动自发、零散,尚未形成活动体系、活力缺失;南北片区差异明显,现状活力基本集聚在儿童乐园附近。 《方案》提出构建“1+4+N”的活动策划体系。“1”为魅力春城、活力南溪的活动策划总目标,“4”为艺、竞、雅、趣聚人气,多彩南溪润春城,即打造艺、竞、雅、趣4大系列主题活动,“N”为40多个活动策划场景,针对性提出时间、地点、内容、落实部门等具体安排,增加党建活动、文化活动、体育活动、节庆活动等,以期全面带动南溪活力。(长春晚报 记者 李德庆)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