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引得进 留得住 用得好——我省人才工作亮点透视
曾几何时,自然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的吉林,却存在着劳动力背井离乡单向流动的黯淡时刻。
但是,吉林人从不怕困难。
面对人才流失困境,吉林在变,一直在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省不断优化完善人才引进、培养、留住、使用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快补齐人才短板,系统解决人才瓶颈问题,积极做好“引”“聚”“留”文章,全省人才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人才工作进程明显加快,人才汇聚热潮正在形成——
2018年,吉林省出台“十八条人才新政”,即《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激发人才活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保障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不断增强人才发展竞争力;
2019年,省人社厅联合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住建厅等相关部门制定出台“1+3”配套实施细则,由《吉林省享受“18条”人才政策待遇对象的评定办法》和《吉林省引进人才配偶就业及子女就学实施细则》《吉林省引进人才安家补贴实施细则》《吉林省创新创业人才贡献奖励实施细则》组成,共涉及4项政策,根本目的就是要加快推动人才“18条”政策落地见效;
省编办积极畅通人才绿色引进渠道,制定实施《吉林省引进高层次人才用编管理意见》,统筹使用省级人才引进专项编;
省公安厅制定出台《关于放宽人才落户条件助力人才创新创业六条措施》,为人才落户提供极大便利条件;
长春新区为区内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点对点服务;
通化市活用事业编制,每年拿出200个事业编制面向高校招聘创新创业类人才到企业工作,挂职服务3年期满后可回事业单位,也可保留编制再离岗创业3年;
……
一条条务实举措,正是吉林省为破解人才难题交上的一张张漂亮答卷。
近年来,吉林省在人才工作上,做足了“功课”,一次又一次解锁推动人才工作发展的“密码”。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
党管人才是人才工作的重要原则。
吉林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着力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坚持走“中间路线”,既抓宏观、又抓重点,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动摇、顶层设计不动摇、服务振兴发展不动摇、服务优先不动摇,大力推进人才政策创新。统筹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分层次建设6个人才改革试验区和示范区,围绕吉林省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需求,深入实施大数据、医药、环保、金融、企业经营管理等5个专项引才计划,发布人才政策指南和人才地图,常态化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活动,着力打造吉林人才精神高地,千方百计吸引留住各类人才。
与此同时,制定出台“长白山人才工程”《实施方案》,大力实施人才重点工程,使高层次人才“第一方阵”不断壮大。充分发挥人才引领发展作用,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深入开展“院士专家基层行”活动,组建人才团队到贫困乡镇担任科技特派员,助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
持续推进的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如今的吉林更加渴求人才,更能吸引人才,更能成就人才,从制度到平台、从基础到前沿,吉林以解放思想为发轫,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开放的胸襟,全力为人才提供创业的机会、干事的舞台、发展的空间,绘就人才集聚的最美画卷。
“我在吉林油田很幸福,这里给了我学习、成长的最好平台,我要把毕生的成果和精力都献给它。”虽然承担着科研、行政双重压力,但吉林油田公司油气工程研究院院长许建国却很享受这种“累并快乐着”的工作状态。
2004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的工学硕士许建国作为优秀人才来到吉林。从此,这位山东青年就开始了扎根吉林、奉献吉林的人生之路。
创新研制3D射孔技术,相比常规射孔,油井产液量提高了1.4倍,产油量提高了1.7倍;创新研究了国内第一台具有液封气二级减压及密闭卸扣卡瓦等关键技术的低压气井不压井作业装备;创新研制液压抽油机举升技术,与目前运行的抽油机相比,设备重量轻、投入低,双井系统的成本降低30%以上……这样的创新成果,在许建国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和贡献表里还有很多。
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先进科技工作者、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许建国身上的这些符号,既是他个人在吉林成长奉献的历程,也是吉林吸引人才、为人才创业搭建舞台的发展见证。
用“人”兴引领振兴,人才活力必将竞相迸发:从李四光、黄大年到汪尔康,再到徐如人、冷春生,一个又一个闪光的名字,照亮了吉林省的人才之路,展示着新时代吉林人的崭新风貌。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振兴的吉林,求贤若渴;发展的吉林,海纳百川。“放手让广大知识分子把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正在转换成为吉林人才工作的生动实践,开启一个又一个动人篇章。(吉林日报记者 粘青 李抑嫱)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