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复苏经济的“强心针”——第十七届中国(长春)汽博会亮点与创新
第十七届长春汽博会现场
第十七届长春汽博会现场
第十七届长春汽博会现场
缤纷绚丽的七月,灿烂而热烈。一年一度的“汽车盛宴”如约而至。
从1999年开始长春车展初次亮相,到如今21载,第十七届中国(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变身为现在国际级车展,这个立足于长春汽车辉煌发展历史和雄厚产业基础的盛会,已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冷清到繁荣,从国内走向世界。
随着展览业快速发展,长春已经成为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平台,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突如其来的疫情,会展业一直在努力推进的国际化也将受重大挫折,长春会展企业上半年颗粒无收、举步维艰。国内会展业急需复工复产,提振消费信心的购车诉求……“疫考之下”,长春会展业能否积极应对,化危为机,提升会展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谋求更长远的发展,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新的转折和新的机遇?
“本届长春汽博会是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国内首个举办的A级车展。我们将转变思路,打破思维定式,创新发展模式,谋求新的飞跃,将有着经济风向标之称的会展业按下‘恢复键’,成为复苏经济的‘强心针’。”长春市贸促会会长徐怀武的话语掷地有声。
这信心来自于长春市委、市政府对长春汽博会高度重视,相关领导多次听取筹备工作进展情况,并在市政府常务会上专门听取长春汽博会相关情况。并提出了“坚决办、按时办、要办好”的指示方针。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二十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成为城市会展发展的主要方向。不只会展项目主办机构,而且主要场馆方、会展服务企业、行业协会、产业园区等会展产业全链条都被纳入其中。长春汽博会也有望继2003年抗击非典后,再次率先扛起车展行业前进的大旗,有效缓解车企上半年销售下滑的局面,实现推新款、去库存的销售目的。
“只要做到会展项目不倒,就至少能吸引展商和买家的关注,为城市会展业、产业发展打好基础。”这绝不是一句空话。国内主流厂商一汽、北汽、上汽、广汽、东风、长安等各大车企集团来了,国际品牌奔驰、宝马、奥迪、劳斯莱斯、法拉利、保时捷、迈凯伦、宾利、捷豹路虎、英菲尼迪、雷克萨斯、凯迪拉克等主流汽车品牌约150个也齐聚长春,线上、线下参展车辆规模超1400台,创历史之最。全球品牌齐聚,名车云集彰显“国际范儿”。
以中国内需的体量,支撑各界渡过难关,也是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调。所以本届长春汽博会也不断推陈出新,在运营中高度重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通过打造“主会场+分会场+线上展厅”的创新模式,实现“一主多区、线上线下”同步互动展示的新特点。
线下展览总面积规划为20.3万平方米,以“主会场+分展场”的形式进行展示,让本届汽博会辐射到整个城市,让更多的百姓和企业参与进来,增加群众参与度。线上展厅更具有突破场地局限、参与主体更加广泛、营销手段更加丰富的优势,能够有效解决线下车展瓶颈,拓展车展的形式、服务和效能,从而将短暂的传统车展打造成集“展示+交易”为一体的线上平台,开启个性化“云会展”的新时代。
线上展览将充分利用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数字化手段,结合“展E通”APP综合服务平台,将汽博会打造成为永不落幕的新型云端展会。通过现场展示无人驾驶、智能5G、AI、VR等最新前沿汽车技术,体现展会的科技含量,并采取短视频、现场直播等新媒体平台带给观众沉浸式交互体验,提升长春汽博会的科技质感,打造智能化、精细化的“智慧汽博会”。
今年长春市围绕汽博会平台,纾危解困,不断刺激汽车全产业链消费,让更多的企业复工,有效带动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提升经济活跃度。可以说,汽博会对经济的提振作用远大于展会本身。
对很多汽车企业来说,参加汽车博览会是性价比更高的宣传方式。今年,长春市政府携手红旗品牌共同举办的长春国际汽车文化节暨红旗嘉年华活动,让七月的长春再一次成为世界目光的焦点和汽车文化的海洋。本届嘉年华期间将举办系列活动16场,超过2019年整体活动规模。中国一汽以联合包馆方式,全品牌共同亮相长春汽博会。尤其是红旗品牌带来7款车型、11台展车,除了热销的红旗H5、HS5等产品外,备受期待的红旗H9、红旗S9和红旗E-HS9也惊艳亮相,这是自新红旗品牌战略发布以来,规格最高、展品最全的一届车展。
同时,将长春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打造成网络达人直播馆,为新能源、豪车、机车等颇具特色的车型为网络达人们提供直播卖点,以老总直播带货、扶贫助农、公益汽博等版块进行粉丝集客、直播售车等专业数据的比拼,最终评选出汽博会“十佳网络达人”等奖项。
此外,本届汽博会期间还适时举办文化商贸活动,计划在疫情防控允许的情况下策划汽车巡游、经销商百强企业走进红旗等文化商贸活动,帮助红旗品牌拓展战略合作的空间,为长春市招商引资和宣传推介搭建平台。同时,争取邀请相关部门将汽车销售优惠政策植入汽博会,有效地促进展会汽车销售。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