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特色产业    |    市州新闻    

白山市江源区:以新姿态迈向新征程
2020-06-30 08:59:58来源:吉林日报责编:赵宇静

  【原题】白山市江源区:以新姿态迈向新征程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走进白山市江源区,入机关、走矿区、访企业,所到之处但见环境改善、项目落地、生产车间机器轰鸣、施工现场热火朝天……江源正迎合着似火的骄阳,重整行装再出发,产业融合再跨越。全区上下已形成高度共识:江源要以新姿态,迈向新征程。

  这一切的改变,正是源于一场日前的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洗礼。该区紧密围绕大局,结合实际,以解难题为突破口,扎实开展项目建设,探索走出了一条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在白山山水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现场,机械运转的轰隆声中,充满干劲的工人们在生产线上紧张有序地忙碌着。这家曾被搁置7年的吉林省东南部规模最大的熟料和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2020年5月15日才刚刚投产,该项目总投资7亿多元,于2011年启动实施,2013年完成主体工程,随后受到产能指标影响始终未能投产达效。该项目作为江源区的重大产业项目之一,区委、区政府始终聚焦问题,靶向施策,精准发力,特别是区委书记赵龙涛两年多来数十次往返于省直部门和企业总部,一手帮助企业协调产能指标问题,一手督促企业落实好主体责任,通过反复跑、反复沟通、反复协调,有力推动了企业产能指标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促使历经近10年历程的重大产业项目实现投产达效。

  “江源的转型发展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个型怎么转,一直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课题,单纯通过培育发展接续产业,这需要时间和过程,不可能马上发挥支柱作用。因此,我们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出发点,通过盘活存量,加快破解传统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来带动解决当前转型过程中的压力和困难。而白山山水水泥这个项目已经是成型的项目,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能成为绿色转型强有力的资本支撑。因此,我们全力帮助企业破解难题、走出困境、投产达效,也代表江源在盘活存量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如何推动转型发展,江源区委书记赵龙涛有想法,更有招法。

  白山山水水泥项目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新型干法水泥工艺,以及余热发电和高压变频等一批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相融合,达到了生产控制自动化、生产过程数字化、产供销智能化、数据信息网络化。整条生产线从设计、建设、生产均广泛采用了先进节能技术,单位煤耗、电耗等各项工艺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实现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近年来,江源区始终坚持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和对上争取不动摇,重项目、谋项目、抓项目,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通服务项目“最后一公里”,以白山山水水泥、鼎运新能源120万吨焦化产能等量替代及年产1亿立方米LNG项目为代表的重大存量项目得到有效盘活;中加雪糕棒、乾一浓50万吨富锶矿泉水、裕达特产科技等一批绿色产业项目建成投产;三林木业家具生产线搬迁改造、气膜水上运动游乐中心、合庆生物产业化生产基地、华舜中药材饮品及寒武奥陶山泉水等一批转型接续项目成功落地,汇聚了推动经济转型、实现跨越赶超的强大动力。

  思想上的“破冰”,带来的是行动上的“突围”。“思想清单”既明,伴随着一次次的思想大解放,一系列动作频频亮出。

  产业强区,工业顶天立地,农业铺天盖地。江源区农业发展坚持以“三河两线一水源”重点区域为核心,开展种植业结构调整,相继出台了《白山市江源区推进农业绿色转型振兴建设“一谷一城”的实施意见》《白山市江源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助推“一谷一城”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设立“一谷一城”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持续实施农药化肥“双减半”,大力发展中药材、长白山小浆果等特色农作物,加快推动区域“一谷一城”建设进程。截至目前,全区“三农”领域补短板项目库共录入项目20个,项目拟投资金26.44亿元。

  赵龙涛表示,江源区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加快绿色转型需要一个个重点项目来奠基和支撑,更需要“绿色生态”这张底色作为保障。

  近年来,江源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聚焦白山“一谷一城”建设,围绕“生态立区、产业强区、特色兴区、创新富区”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一一五一”发展战略,在全力推动产业项目的同时,同步抓好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等工程项目建设,通过加大生态治理,改善人居环境,补齐生态短板,全面打造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积极赢得生态、景观、经济和社会“四合一”的综合效应。

  在鹤大线白山通往江源的公路上,“生态白山、美丽江源”八个由草本植物组成的绿色大字显赫地镶嵌在砟子镇的山坡上。据悉,曾经的这片山坡有几十户煤矿企业,山头裸露、植被稀少。2017年,江源区大力实施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治理工程,该项目也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矿山生态修复试点项目,计划总投资2.485亿元,经批准的治理范围包括砟子、八宝、苇塘、大石人4个片区,总治理面积6.25平方公里,目前已生态修复3.35平方公里、土地整治1.73平方公里、地灾治理1.17平方公里,有效实现了控制水土流失,生态面貌和环境质量得到大幅改善。同时,江源区还围绕矿山修复治理、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重点领域,推进实施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业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农村垃圾集中收集转运处理等一大批生态环保项目,为加快“一谷一城”建设,全面推进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筑牢了生态屏障、夯实了环境基础。

  目前,江源区正处于绿色转型的阵痛期和滚石上山的关键期,全区上下万众一心,在中央、省、市的坚强领导下,不断破除传统思想束缚、改变传统发展路径,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加快开辟出一条江源经济社会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成功之路。(吉林日报记者 王春宝 李慧龙)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