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种土豆“敷面膜” 一公顷节水300吨
膜下滴灌农机为种好的土豆秧覆膜。 张欣禹 摄
长春日报讯(记者 王海涛 张欣禹):“膜下滴灌的膜很像厨房里用的保鲜膜,但保墒省水的效果更像‘敷面膜’。”21日,榆树市环城乡鑫源合作社理事长李长江带着记者走进自家土豆地一探究竟。
在李长江家的土豆地,记者见到了一个新“武器”——膜下滴灌联合播种机,农机手启动播种机后,顺着垄地前行,土豆种又稳又准种进了地里,灌溉带紧随其后在土豆种旁“躺”好,最后一层透明的“保鲜膜”盖在垄地上。“铺完膜还要再盖一层表土。”李长江说。
“这技术最厉害的地方还是省水,之前喷灌浇水,地里缺水就要浇,每公顷要用水近400吨,成本太高了,都有些浇不起了,地还容易板结,通过新技术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李长江告诉记者,今年他有50多公顷土豆使用这项技术耕种,种完后通过灌溉带补水,一年浇3次就行,每公顷70多吨水就够用了,用水量一次节省300多吨,覆膜又能减少水的流失,气温升高后水蒸气会聚集在覆膜上,回流滴灌,达到“保湿”的效果。
除了“保湿”省水,膜下滴灌还有不怕旱涝,不长杂草的“护肤功能”。“一般在4月下旬,土壤10厘米的地温基本在7℃~8℃,这时候就可以种土豆了,但要先覆膜后打孔。”李长江说,选择这样的土壤深度和方法,除了利于土豆发芽,也能减少土地板结和自然风吹导致的土地流失,覆膜后杂草籽更不会进入膜层里。
“去年秋收时候,我到马占有的地里看土豆收成,一个秧能有五六个土豆,最小的一只手也握不住。”李长江说,在榆树市环城乡,增益合作社的马占有去年就用上了膜下滴灌技术,有了不小的收获,当时马占有的地收完后,他们还算了一下,每公顷产量比不覆膜的要多出1万公斤,李长江今年果断地用上了这项技术。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