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0周年纪念日。当日上午,在长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东北沦陷史陈列馆内,伪满皇宫博物院爱国主义宣讲团在巨型浮雕《胜利之路》前举行“血色丰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活动。活动通过情景话剧、故事讲述与红色舞蹈等艺术形式,打造了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
活动以爱国主义宣讲团表演的情景剧《松花江上》拉开序幕。讲解员通过极具张力的表演,再现了中国东北沦陷时期山河破碎、骨肉分离的悲壮历史,将“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的深沉呐喊化作穿越时空的历史回响。
红色故事《将军的口琴》,以抗联将领随身携带的口琴为线索,展现了艰苦卓绝斗争中革命者的坚定信念与浪漫情怀;《抉择》通过个人命运与民族存亡的激烈碰撞,生动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担当。
活动的高潮是爱国主义宣讲团全体演绎的《歌唱祖国》。表演前半段采用庄重深情的手语形式,讲解员以整齐划一的手势无声“唱响”对祖国的赤诚;后半段转为雄浑豪迈的舞蹈,用充满力量的肢体语言展现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复兴的伟大征程。这一别具匠心的艺术呈现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这不仅是一场纪念活动,更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活动特别选择在东北沦陷史陈列馆这一红色场馆举行,通过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变得可感可知,直抵人心。
铭记,是最好的致敬;传承,是最深的纪念。在东北沦陷史陈列馆这座用抗战历史铸就的“丰碑”前举行活动,不仅是对80年前胜利光复的历史回望,更是对伟大抗联精神的崇高礼赞。
此次活动以艺术为媒,将爱国主义火种深植人心:通过沉浸式艺术体验,生动诠释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创新采用“艺术+思政”模式,打破传统教育边界,让红色历史真正“活”起来,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新范式。(文 丁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