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朱开富:戎马一生铸忠魂 铁血丹心映山河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7-18 19:04:27

  从为了吃饱肚子参军的少年,到为了民族尊严抗击外敌的战士;从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到退役后默默无闻继续奉献的老人……他用一生行动证明,无论何时何地,军人永远把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就是抗战老兵朱开富,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岁月静好,甘愿默默无闻、深藏功名。

抗战老兵朱开富:戎马一生铸忠魂  铁血丹心映山河_fororder_图片1

抗战老兵朱开富 摄影 李强

  朱开富出生于1928年1月,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人。16岁时为了吃饱饭、不受人欺负,他报名参军并在工兵连担任通信兵,曾在云南蒙自、屏边一带驻防,和战友们一起参与抗击侵略者的战斗。“只有把侵略者赶出中国,老百姓才会有好日子过。”从那时起,朱开富便坚定了保家卫国的信念。

  不久后,朱开富和战友们接到新命令:驻守一座海岛。林中荆棘丛生、野兽出没,每一步都充满危险,部队途中伤亡较大,不少战友倒在了行军的路上。“亲眼看到很多战友倒在丛林里,我心里也怕,但当时就一个想法,任务必须完成。”朱开富和战友们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抵达目的地。到达海岛后,面对强行登陆的敌军,他们毫不退缩,奋起抵抗,多次击退敌人。“正是因为我们敢拼命、舍生忘死,才一次次击退敌人,让敌人看到我们是不好惹的,是不服输的!”朱开富和战友们用鲜血捍卫了国家的尊严。

  1946年,朱开富所在部队改编,他被派到东北军政大学辽东分校学习,更加坚定了为人民而战的信念。毕业后,他和战友们在呼兰县一带与敌人展开游击斗争;辽沈战役期间,朱开富被分派到刚起义的60军担任营教导员。“思想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把大家团结在一起,让大伙明白,打胜仗才能有好日子过。”朱开富在教导员岗位上兢兢业业,和战友们一起完成了重大任务。

  1950年,朱开富和战友们奔赴抗美援朝战场。他所在的部队遭遇敌军重坦克营袭击。当时,敌人的坦克和装甲车堵在公路两端,我军多次冲锋送炸药包都没有成功,只能绕路转移。转移时,部队从前卫变成后卫,副营长在前线指挥撤不下来,副教导员负责收容伤员,整个营只剩朱开富一个干部。他带着剩下的几个连继续前进,并和兄弟部队一起卡住敌人退路,硬是用手榴弹把敌军坦克部队“啃”了下来。

  让朱开富最难忘的还是白云山阻击战,那场战役打了11天11夜。敌人为夺取白云山,发动了火海战术,向阵地上倾泻着重磅炸弹、凝固汽油弹。我军伤亡惨重仍死战不退,朱开富也是九死一生。朱开富回忆道:“整个炮轰之后再狂轰滥炸,汽油弹下来,把整个山上的树木烧平了,什么都烧了。”朱开富所在团和兄弟部队3000多人,硬扛住了25000多名敌人的轮番进攻,有的连队整连打光了,预备队也拼没了,但阵地始终没丢。“与阵地共存亡——这是我们团最响亮的口号!”朱开富说,“‘白云山团’的战旗是战友们的血染红的,白云山上每一寸阵土地都埋着烈士的忠骨。”

  1955年,朱开富随部队回国。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他前往某步兵学校学习三年,继续为国家和人民服务。自1958年起,朱开富先后任团政治处副主任、师训练队政委等职,荣立大功一次,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和“朝鲜民主共和国三级独立勋章”。2015年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并于1989年离休,离休前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工会主席。 

  “当年敌机炮弹离我头顶只差半寸……我活下来很幸运,有机会替战友们看看这盛世。”面对年轻一代,他留下了最朴素的箴言,“敢拼刺刀的精神,让中国人挺起了脊梁。现在不用真拼刺刀,但学习、工作还要有这股气——困难面前不低头,危急时刻敢担当。”(文 崔释远)

编辑:黄非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