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老兵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 老兵王振余:热血洒战场 真情献故乡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4-08-01 15:34:38

  开栏语: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抢救性挖掘整理功勋显赫的参战老兵为建立和保卫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教育引导社会各界传承红色基因、珍惜美好幸福生活,凝聚起推动吉林振兴发展率先实现新突破的强大精神力量,7月22日起,国际在线吉林频道联合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推出“寻访老兵足迹·传承红色精神”系列报道,通过那些“讲不完的故事”,不断推动红色基因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领略热血洒战场、伤残亦无悔,真情献故乡、初心永不变的老兵王振余的风采。

视频制作:卢宏娜 马嘉琪 梁致嘉 

  “我记得在三所里阻击战中,我打中6个敌人。观察员给我报数说消灭6个敌人,当时那炮不好打啊,打准了6个,当时给我乐坏了。”93岁的老兵王振余精神矍铄,回忆起自己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峥嵘岁月滔滔不绝。

(等视频)寻访老兵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 老兵王振余:热血洒战场 真情献故乡_fororder_吉林老兵王振宇1

老兵王振余 供图 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1931年4月,王振余出生在东北农村一个贫苦家庭,他是家中的第五个孩子,自幼便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是他童年的记忆,年仅九岁的他做长工、放牛、喂猪、犁地,繁重的农活充满童年,但也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强烈的责任感。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王振余主动参军。同年10月,王振余跟随部队从辽宁丹东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成为第38军某团机炮连的一名迫击炮战士。

亲属帮王振余(左)佩戴假肢 供图 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作为军人,我必须一切行动听指挥,勇往直前不退缩。我们白天都在山沟或山坡上的防空掩体内休息,等天色渐渐暗下来再到集结地吃饭,吃完饭后马上出发。”王振余说。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王振余和战友们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在一场战斗中,王振余所在的机炮连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和顽强的意志力。面对敌人重兵把守的必经之路,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以钢铁之躯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成功阻击敌人,为整个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其他部队拿不下的阵地,最后都由我们38军啃下硬骨头。”说到这儿,王振余难掩骄傲。

老兵王振余(右)向青年人讲述自己的战斗经历 供图 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回忆起那些生死与共的战友们,老人眼里总是噙着泪水。一次,王振余所在的部队接到上级任务,准备连夜挖坑道配合大部队打阻击战。王振余和3位战友到山下老乡家借工具时,被敌机扔下的照明弹发现,紧接着敌机开始疯狂轰炸,两位战友当场牺牲,一位战友被炸成重伤,而王振余的一条腿永远留在了朝鲜战场上。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有限,被炸伤后的王振余没有及时就医。“负伤后,我被安置在一户老百姓家,一位老大娘每天给我送饭、简单换药。我特别感动,如果不是她的照顾,可能我损失的不只是一条腿,而是这条命了。”王振余说。

关爱老兵志愿者看望慰问老兵王振余(左二) 供图 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伤愈归来的王振余没有因为身体残疾消沉,反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虽不能再上战场,但我可以在和平时期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1959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0年被选为村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几十年转瞬即逝,但王振余老兵的风骨却感染着后辈。“虽然失去了一条腿,但能在战场上捡条命回来,还看到了祖国的富强昌盛,我很知足。我这一辈子,最大的幸运就是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做点事。”铿锵有力的话语,表达着一位老党员的一腔忠诚和永葆初心的心声。(文 王青享)

编辑:王巍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