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抢救性挖掘整理功勋显赫的参战老兵为建立和保卫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教育引导社会各界传承红色基因、珍惜美好幸福生活,凝聚起推动吉林振兴发展率先实现新突破的强大精神力量,7月22日起,国际在线吉林频道联合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推出“寻访老兵足迹·传承红色精神”系列报道,通过那些“讲不完的故事”,不断推动红色基因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领略战场上英勇无畏、退役后默默奉献的老兵杨建的风采。
视频制作:孙兆领
今年94岁的杨建,1943年入伍,1958年退役,是一名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曾获得抗美援朝纪念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等。
一枚枚沉甸甸奖章、一张张满载荣誉证书,见证着老兵杨建的不凡经历。
老兵杨建 摄影 李强
“起初决心参军是为了生计,后来慢慢领悟到当兵是为了解放人民。”杨建道出了自己参军的初心。杨建出生于山东省沂蒙山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有姊妹五个,因家里穷常常吃不饱、穿不暖,生活非常艰难。杨建14岁那年加入了八路军游击队,成为一名八路军小战士。在抗击日本侵略者那几年里,他先后参加过打抱头铺、坛城、高密和小山子战斗,多次受到部队嘉奖。
1945年,杨建所在部队挺进东北,他先后参加了四平解放战、四平保卫战、四平攻坚战等战斗。在战斗中,他目睹了战争的惨烈,“有时候想起曾经共同战斗的牺牲的战友,心里十分难受。”杨建哽咽地说。
老兵杨建(左三)和官兵们分享自己的军旅体会心得 摄影 李强
1950年,杨建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入朝参战,当时根本就没有想回来。”在一次战斗中,敌机轰炸志愿军阵地,杨建和排长躲在掩体里,突然,他感觉身边排长的腿动了一下,他知道排长一定是被击中了,他急忙用刺刀帮排长把裤腿挑开,用急救包把他的伤口包扎好。白天因敌机不断轰炸,伤病员无法撤离,等到晚上担架队才偷偷上来,他和战友们将排长抬下阵地,送到后方医院救治。
一次,凌晨四点多敌军轰炸我军阵地,杨建被埋在一座炸倒的民房废墟中,直到下午五点多钟,连长带领战友们才将他救出来。
老兵杨建(左)为孩子们讲述自己在战场上的经历 摄影 李强
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杨建所在部队刚经历了一次激烈的战斗。杨建和战友们正准备休整,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求他们在拂晓前到达三所里,以便有效阻击敌人。“当时我们是急行军,特别累,到了目的地后感觉两条腿都不是自己的了。”杨建和战友们克服种种困难,14个小时行军70余公里山路进入防御阵地。因为杨建和战友们提前到达指定位置,抢占了至关重要的三所里阵地,堵上了敌军外逃的大门。
在三所里兄弟山阵地中,杨建和战友们刚刚发射完炮弹,不到三分钟,敌人的炮弹便发射过来,有颗炮弹就落在杨建身边不远处,好在炮弹只是炸伤了他右臂,他简单包扎好后又投入激烈的战斗中。杨建和战友们前仆后继、不怕牺牲、英勇顽强,最终顶住了敌人的攻势,取得了战斗的胜利。“在朝鲜战场上,我们经常要面对食物短缺的问题,当时只有群众没来得及收的、冻在地里的土豆,我们就捡起来啃着吃了。”杨建对当时的战场情景记忆犹新。
1953年退役后,杨建先后在双辽市武装部等部门工作,无论在哪个部门,他始终对党忠诚,初心不改,从不居功自傲,甘做人民公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他常说:“是党培养了我,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我们任何时候都要相信党,忠诚于党!”
部队官兵看望老兵杨建(左二) 摄影 李强
“现在我还要好好活着,我要替战友们见证现在强盛的祖国,以后我要告诉他们,当年的流血牺牲值得!”每想起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们,杨建都眼中含泪。(文 赵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