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抢救性挖掘整理功勋显赫的参战老兵为建立和保卫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教育引导社会各界传承红色基因、珍惜美好幸福生活,凝聚起推动吉林振兴发展率先实现新突破的强大精神力量,7月22日起,国际在线吉林频道联合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推出“寻访老兵足迹·传承红色精神”系列报道,通过那些“讲不完的故事”,不断推动红色基因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领略炮火硝烟中舍生忘死、和平年代继续奉献的老兵田庆林的风采。
视频制作 孙兆领
今年95岁的田庆林于1947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因在平时工作表现出色,在战斗中表现英勇,荣立大功1次、三等功2次,曾荣获“战斗英雄”称号。
老兵田庆林 摄影 李强
从小家境贫寒的田庆林一直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1947年10月,年仅18岁的田庆林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说起自己的革命经历,他神情十分凝重。虽说参加过的具体战斗次数已经记不清了,但是战斗中的激烈情形他永远难以忘记。
1950年,田庆林随军入朝。据老人回忆,抗美援朝战场上战火冲天、场面惨烈。在新年前夕,战士们还没有吃上饺子,便遭到了敌军的偷袭,他和战友们反应迅速,立即冲上战场,经过殊死搏斗,这场战斗最终我方获得胜利。提起往事,田庆林不禁落泪,因为在那次战斗中,有很多年轻的战友牺牲在战场上。
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工作人员慰问老兵田庆林(左) 摄影 李强
除了枪林弹雨的残酷,吃不饱饭的经历也让田庆林至今难忘。据田庆林回忆,当时部队输送军粮的通道被敌军炸毁,致使粮食极度短缺,战士们只能在已有的粮食里掺进豆子、稻壳等充饥。由于长时间食用这样的食物,田庆林得了胃病,之后许多年都被病痛折磨着。在当时,战士们不仅要和装备先进的敌军作战,还要忍受缺粮断水的煎熬,处境十分艰难。田庆林说:“当看着战友们一个个离去,我也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提起战斗经历,田庆林由衷地说:“每次战斗都是在没打之前害怕,打完之后后怕,打起来就不怕了,就只管一股劲地上阵杀敌。”
退役后,田庆林被分配到长春市保温厂、长春市钢厂工作3年,1958年返回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工作中,田庆林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他经常说:“我是共产党员,但凡别人能干的活,我一定要多干,而且要干就干好。”
吉林省柏合暖兵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为老兵田庆林(右)洗脚 摄影 李强
多年的军旅生涯影响了田庆林的一生,他在部队多次经历生死考验。如今,只要提起那段戎马卫国的岁月,他就会戴上荣誉勋章,尽力挺直微弯的脊梁。田庆林说,抗美援朝战争是残酷的,流血牺牲是常有的事。经过九死一生血与火的战争洗礼,能看到新中国成立、看到祖国日益强大,他非常幸运也非常自豪,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说起现在,田庆林激动地说:“现在大家都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祖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都是靠党的英明领导和人民不懈奋斗换来的,我们要倍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文 赵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