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当好主人翁 建功新时代——吉林省总工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走笔
在2019年推荐的494名省劳动模范人选中,企业职工223人,占45.14%,其中产业工人90人,占企业职工总数40.36%。图为吉林省劳模表彰大会现场受表彰的省劳动模范。 (本图片为资料图片)
吉林日报12月20日讯(记者 聂芳芳 通讯员 栾伟强): 隆冬之际,松花江畔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珠江之滨,吹面不寒杨柳风。
2019年11月11日至15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在深圳举行。吉林省总工会带领李凯军、谢元立、吴宏立等7名工匠赴会观摩、学习。
政策指引
为产业工人“保驾护航”
在高交会这个平台上,吉林工匠以见贤思齐的内秀涵养,收获了技艺递进和气质打磨。而以高交会为缩影,这是吉林树立新时代吉林产业工人营造自我发展的绿色春天而释放出的强烈信号。
巍巍长白山在高耸挺拔中见证了“吉林一号”周游环宇的轨迹,涛涛松江水在惊涛骇浪中奔涌着中国高铁靓丽世界的惊艳……而这一切的斐然,都源于吉林对产业工人动力释放的顶层设计。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加快推进全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吉林结合老工业基地振兴实际,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厘清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什么改、怎么改、通过什么途径、达到什么目标等一系列问题。《意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以实现产业工人体面劳动、全面发展、舒心生活为目标,以着力发挥技术工人的作用为重点,针对影响产业工人队伍发展的突出问题,运用好各方面资源,努力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开创吉林全面振兴发展新局面提供力量支撑和人才保障。由此,全省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春潮在白山松水间形成燎原之势。
释放潜能
发挥劳动创造的积极性
只有焕发工人阶级的历史主动精神,激发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发挥全社会劳动创造的积极性,只有让主力军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中国梦才能铺展为现实图景。
破除制约职工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消除有形无形的栅栏,打破院内院外的围墙;直击制约职工发展的“难点”,打通束缚创新的“堵点”……为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推向纵深,吉林工会顺应全面深化改革要求,上下求索、勇于实践:建立健全了工匠的成长机制、激励机制、服务机制以及管理与评价机制,以此畅通人才上升渠道,全方位为工匠成才铺路搭桥,通过对技工人才发展规律科学诠释,使其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创新潜力和创造能力被充分挖掘。
2017年,经吉林省委批准,在全省开展“吉林工匠”评选表彰活动。目前,已连续开展了3届,李万军、罗昭强等30名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当选者享受省级劳动模范待遇。同时,人社、财政等部门积极推动工匠工资福利待遇制度政策的探索创新,鼓励用人单位在职工津贴、技能等级评审、岗位聘用等方面向“吉林工匠”倾斜,让获评者名利双收,从而在全社会营造出了更为浓厚的“崇尚技能、学习工匠”的对标先进、见贤思齐氛围。截至目前,举办培训班31期,共有932家企业的1617人参加了培训。目前,吉林省有全国示范性职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3家,省级24家。
2018年7月,吉林省总工会与东北工业集团合作共建“吉林省精益工匠培育示范基地”。省总工会分期投入资金,用于基地及配套建设,双方进一步加强对基地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开展学员选拔、教学管理等,通过强强合作增加和扩大人才集聚效应,实现“1+1>2”的效果,让工匠技艺薪火相传。
提升素质
激发产业工人人才活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进一步释放产业工人队伍人才活力,使其各尽其能、各展所长,让他们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实现,吉林工会引导广大产业工人发扬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用先进思想、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全社会,始终做坚持中国道路的柱石、弘扬中国精神的楷模、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坚,让理想信念之光照亮奋斗之路。
在今年推荐的494名省劳动模范人选中,企业职工223人,占45.14%,其中产业工人90人,占企业职工总数40.36%;一线职工和专业技术人员54人,占企业职工总数24.22%;产业工人、一线职工推荐人选分别高出规定比例5.4、4.2个百分点。
吉林工会还充分发挥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带动作用,将其作为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新平台”、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攻关站”、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孵化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练兵场”。吉林省新增创新工作室69个,总数达到582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29个。
吉林工会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主题,广泛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完善以企业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为基础,以省、市和行业竞赛为主体,省内竞赛与国内竞赛相衔接的劳动和技能竞赛体系,丰富竞赛的领域、内涵、方式、机制,突出竞赛的时代特征、区域特色、行业特性和单位特点,积极探索在新产业新业态新组织中开展竞赛,提升职工参与热情和受益度,营造了人人奋勇、个个当先的学比赶超的浓厚氛围。全省有1.4万余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劳动竞赛,参与职工117万余人,所涉及参赛工种达到123个。今年,全国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表彰中,吉林省获得工具钳工个人第1名,团体第3名;数控加工中心个人第5名,团体第3名;焊工团体第8名;数控装调维修团体第9名的优异成绩。创造了吉林省参加历届全国大赛最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