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河口“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纪实
吉林日报  2018-08-16 09:20:36

  原题:路通心畅宜居美——梅河口“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纪实

  吉林日报8月16日讯(记者 隋二龙 赵蓓蓓):8月9日,记者从梅河口市区驱车前往李炉乡永强村,路面平坦整洁,道路两侧花朵盛开,几名农民在凉亭内悠闲自得,旁边的景观带宛如一个小花园,形成了一幅恬静的乡村山水画。

  永强村呈现给我们的美丽“颜值”,只是梅河口“四好农村路”建设中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梅河口市不断提升农村公路服务品质,累计投资3.22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313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230公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民脱贫致富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打造精品工程,构建农村路网新格局

  筑路永无止境,有路方能振兴。

  梅河口市强化农村公路规划引领,立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及生态兴市战略,主动融入对接全市产业布局、镇村规划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需求,加快建设交通扶贫路、产业致富路、生态旅游路和平安放心路,建成了20条145公里特色产业道路。

  “一直以来,我们都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早在建设之初,就把农村公路与乡村规划、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等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修建了农村水泥路和沥青路,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百姓精神面貌也得到有效提升。”梅河口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王春翔介绍说。

  好的规划设计为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提供保障。在建设过程中,梅河口市牢固树立“高品质建设就是最好的养护”理念,建立“三级督导”体系,努力打造“建设管理精细、质量安全可靠、生态人文协调”的农村公路“品质工程”。

  创新管理,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这条路以前高低不平,拉粮食特别艰难,碰上雨天,满脚都是泥。”回忆从前,永强村1组村民刘进春感慨万千。“现在好了,农村公路宽敞整洁,再不用愁运输粮食了,各种私家车和公交车通到了家门口,出门可方便了,真是路通心宽啊!”

  梅河口市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嬴脱贫攻坚战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农村公路管养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完善组织保障体系、资金保障体系、绩效考核体系,提升农村公路管理能力。

  保县道,重乡道,抓村道。建立了“政府主导、行业主抓、乡镇主力、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路政管理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四好农村路”建设主要指标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

  依法治路护路。对重点路段采取限行措施,整合八部门联合执法延伸农村公路治超。

  一村一特色,一路一景观。把农村公路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出台了乡村环境管理办法,并通过“村规民约”引导乡村两级齐抓共管;推进公路沿线乡镇村屯“硬化、绿化、美化、亮化、洁化”“五化”工程;高标准做好路宅分离、路田分离,全市303个村、801个自然屯,主街主路两侧边沟硬化率达到了70%;整治骑路市场、平交道口,退路进场、退路进厅,设立规范的垃圾点,保障农村公路畅洁绿美舒安。

  聚焦养护工作,扮靓农村公路颜值

  农村公路三分建,七分养。

  在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背后,每天都有一群人在默默地付出与奉献,他们穿梭于各公路路面,随时维护发现的破损路段,清捡边沟垃圾,检查路缘石……这些人既是村里的护路员,又是保洁员,主要负责公路日常养护和保洁等工作。

  为了做好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梅河口市采取政府主导、分级负责方式,严格落实乡镇养护主体责任,通过县道专养、乡道分线路、分段养护、村路承包养护等多种因地制宜模式,加快机械化养护进程,春秋两季村屯投工投劳集中整修,小修保养专业施工,全市农村公路好路率达到82.5%,实现了“有路必养、养必到位”的目标,建设成果得到巩固,社会效益不断体现。

  此外,梅河口市建立季节性养护考核评比机制,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推行小修保养制度化、路域环境标准化,落实经常性、及时性养护措施,对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进行不间断巡查督查。

  服务经济发展,路域振兴驶入快车道

  道路通,百业兴。

  “四好农村路”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改善了农村居住和出行环境,有效带动了特色种养业、乡村旅游业等特色产业发展,为贫困群众打开了脱贫致富大门。

  村民出得去,游客进得来。

  在曙光镇,全长2公里的环形旅游路连接安全村和永富村,虽然公路不长,但是它却“吹热”了当地休闲农业发展,每逢节假日,这里都有许多游客前来采摘和观光,公路附近发展的“农家乐”更是人头攒动。

  “自从去年路畅通以后,来旅游的人也多了,不少游客都喜欢采摘和吃农家饭菜,今年我又扩大了种植面积,预计至少可以多挣5万元。”安全村5组农家乐负责人赵利国兴奋地和记者分享着他的喜悦。

  目前,梅河口市已发展1个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和25个生态环境优美的特色农业观光旅游村。

  不仅如此,依托农村公路,梅河口绿优米水稻基地达到45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达到5.4万亩,百亩以上棚模蔬菜园区发展到5家,年产值100万袋以上的食用菌产业基地发展到7个,果树种植基地达到1500亩,标准化养殖基地发展到221个,为全市产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支撑。

  从昔日狭窄、坑洼的羊肠小路,到如今宽敞整洁的水泥路,梅河口“四好农村路”的美丽路线正蜿蜒在广袤“梅城”的田野上……

编辑:田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