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只跑一次”的“工商样本”——来自四平市的报道
吉林日报7月4日讯(记者 崔维利 王纪佳 通讯员 田菲 张卓):6月13日一大早,第一次“下海”创业的范示野,到四平市铁东区政务大厅工商窗口办营业执照,却被领到微信办照服务区。工作人员教他在手机上填报信息、上传材料、人脸验证、后台审批、亮照发照,整个流程一气呵成,仅用了23分钟。拿到执照的小范幽默地说:“一部手机搞定登记办照!可见梦想还是要有的,这不就实现了嘛!”
四平市工商局是吉林省商事制度改革的领头羊。2014年以来,他们发出全省第一个电子营业执照、全省第一个家庭农场营业执照、全省第一个一照多址营业执照、全省第一个集群注册营业执照、全省第一个同城通办营业执照、全省第一个专业市场零材料办理营业执照。如今,“只跑一次”改革又走在了前面。
2014年以来,四平市场主体每年新增2万户以上,目前总量达17万户,4年间市场主体新增长量为12.3万户,几乎等于商事制度改革前市场主体总和。
谈到体会,局长陶立春说:“‘放管服’改革的支点是商事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的支点是‘只跑一次’改革。我们紧紧抓住五个环节,通过凝聚共识、突破堵点、创新载体、提升效能、抓好配套,梳理出190项工商事项,6月底已经有80%实现‘只跑一次’,其中30%以上达到‘一次不跑’。”
凝聚共识——
“任事者身居其中,当绝利害之虑”
“只跑一次”改革,是“敢动自己奶酪”的改革,必须拿出自我革命的勇气。
改革之初,陶立春耳边有一些“杂音”:“这么改会不会出现问题”?“步子迈大了不好往回收”!“等有了现成经验再抓更稳妥”……
转变思想、凝聚共识,是当务之急。怎么转变、怎么凝聚?陶立春胸有成竹:话要点明,理要讲透,“一把手”要带头。
于是,利用局长办公会、党组会、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专题讨论和集体学习等一切机会,陶立春领着大家联系实际,一遍遍学习上级精神,分析老观念老想法,梳理改革清单,制定改革方案。一个上午的局长办公会,研究的改革议题多达11项。人们记住了陶立春引用的那句话:“任事者身居其中,当绝利害之虑”。舍小利而成大义,是境界也是职业操守!人们还看明白了一件事:“只跑一次”改革,是工商局的“一把手”工程:3月份至今,局长主持召开的与“只跑一次”改革有关的会议,多达13次;陶立春亲力亲为,每周至少一次到政务大厅现场,查实情、解难事。5月23日,他来到铁东区政务大厅窗口,研究“一站式”服务流程如何运行。5月30日,又到这里察看落实情况。
行动最具感召力。慢慢的,大家的观念转过来了,积极性主动性逐步显现。
突破堵点——
权力归零·权力归集·权力归民
关键堵点就是权力,迷恋权力、流连权力、不放权力,“只跑一次”无从谈起。四平市工商局从问题症结入手,刀刃向内、主动削权,概括起来就是权力归零+权力归集=权力归民。
“权力归零”:4月24日,四平市工商局第11次党组会研究决定,将城区(开发区)工商分局登记事项,全部纳入政务大厅。按照地域划分,将铁西分局和红开分局的登记业务,统一归入四平市政务大厅,将铁东分局和经开分局的登记业务统一归入铁东区政务大厅,将基层分局(所)的审批权力全部归零。在“权力归零”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新问题:登记业务全部进入市区政务大厅,一些偏远乡镇的群众和企业增加了“办事半径”。通过反复讨论,决定仍然保留铁东区石岭、叶赫、山门3个工商所的登记业务,“就近办”。“权力归零”的基层分局(所),被赋予新的职能:“腾出身子”抓消费维权、市场监管。
“权力归集”:两个政务大厅接住了所有审批事项,能不能接得好、落得实?四平市工商局采取了多项硬措施:实行低台敞开式办公;设置自助服务区;实行“咨询服务一口清,发放资料一手清,审查受理一次清”;人员配备向窗口倾斜,挑选优秀干部。
“权力归民”:“权力归零”加上“权力归集”,从此“大厅之外无审批”,“清单之外无权力”,真正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这道无形的“防火墙”,也隔开了“权力寻租”的土壤,“遇事不求人、规则无偏见、投资有商机”成为现实。6月1日上午9时许,铁东区政务大厅工商窗口核发了入厅后第一张工商营业执照,“只跑一次”得以“全额兑现”。
创新载体——
信息化+大篷车+“一条龙”
信息化平台助推“零跑路”。2017年4月,四平市工商局开启了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的全省试点。负责系统开发的长春易申软件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王洪涛回忆说:“为了将原本已经做得很好很细化的工商登记工作体现在系统中,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我们的研发团队与工商人员共同梳理表格,研究流程,用信息化实现化繁为简,让信息代替百姓跑。”同年8月,全省首张电子营业执照在四平核发。从面对面到键对键,今年6月又加载了公安部“人脸识别”全新系统,办事人足不出户,通过电脑和微信就能办照。
大篷车开进农村大集。5月28日,工商执照受理流动“大篷车”,开进了石岭镇的农村大集,“工商执照怎么申办?”“办的时候都要啥?”面对大家的疑惑,工作人员拿着宣传单一一解答。石岭工商所所长毕首亮介绍说:“流动‘大篷车’定期在石岭镇大集现场办理营业执照,当天现场发放了3个全省首创的‘流动办’工商执照”。
政银合作一条龙。6月11日,四平“工商注册通”完成了第一次试运行,全省首张银行代办工商营业执照由此产生。这是“政银合作”的全新载体,由四平市工商局提供技术支持、人员培训,银行提供电子打照机,并为需要开户的企业提供“信用快贷”“抵押快贷”“质押快贷”等融资服务。通过“政银助企”,实现了企业从登记注册到银行开户的全流程对接。
提升效能——
能减的再减,能压的再压
时间能不能更短?距离能不能更近?材料能不能更减?流程能不能更精?通过这样的“换位思考”,四平市工商局对现有事项、环节、材料、时限、费用进行再梳理、再精简。
办事事项再减少。6月2日,四平市工商局分管副局长带领相关科室业务人员,利用周末时间对前期梳理出的192项“只跑一次”进行再梳理,逐条排查还有没有可以取消的事项。6月7日,率先取消了“企业名称牌匾简化备案”和“公益广告备案”2项工商事项。
办事环节再减少。四平市工商局确定,一般登记事项由窗口受理员“一人审核”,1个工作日办结;相对复杂登记事项实行“一审一核”,由窗口受理员受理,核准员作出核准,3个工作日内办结;重大(疑难)登记事项,由集体讨论决定,在法定时限内办结。其中,“一人审核”事项达到70%以上。
申报材料再减少。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符合法律条件的企业,注销登记时不再提供清算报告、注销决议、清税证明、刊登公告的报纸样张和清算组成员备案通知书等材料。同时,将原有的《市场主体住所登记申请书》和《市场主体住所登记信用承诺书》简化为一个材料。
办理时限再压缩。推出《登记事项易错提示清单》,列出50个易错事项,减少反复填写材料。开展“容缺受理”,对申请人提交的非关键性材料缺失或有误的,可预先受理和审查,避免重复跑。
抓好配套——
“前后呼应”杜绝改革“后遗症”
“只跑一次”改革逐步深入,新的问题和矛盾随之产生。陶立春说:“这在意料之中,见招拆招呗,办法总比问题多。”
网上办照和微信办照,实现了“不见面审批”,让过去“谁登记谁监管”的机制不合时宜。怎么办?改!实行市场主体属地化监管模式,即登记地址归哪就由哪管。由此又引发了一系列变动。负责网上登记后台审批的毕春玲解释说:“我们的工作跟着属地监管转,每一项网上审批完成后,直接通过办公系统,将企业档案归档到所属基层分局(所)。”同时,市工商局牵头,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抽查,与食药监、公安、消防等市场监管部门联手实行“只查一次”。
“权力进大厅”,造成窗口工作量和审批风险激增,让一些工作人员产生畏难情绪,对一线岗位望而却步。如何让大厅人员安心工作,放心履职?四平市工商局构建起主动查责、失职追责、履职免责的工作机制,特别是对13种履职情形予以免责。同时创新激励机制,注重提拔窗口优秀干部,前不久提拔的3名窗口工作人员,包括一名“90后”;对绩效奖金进行二次分配,提高窗口奖励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