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特色产业    |    市州新闻    

6月份吉林省工业经济增长实现反弹 重点产业显砥柱本色
2022-08-05 14:54:48来源:吉林日报责编:尹红燕

  原标题:6月份我省工业经济增长实现反弹,汽车、石化、装备制造和信息等产业较快回升——重点产业显砥柱本色

  盛夏时节,万物荣华。穿越疫情阴霾,蓬勃的发展动能在吉林大地奔涌。

  在吉林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有效推进稳增长各项措施,工业经济运行逐渐向好。数据显示,6月吉林省工业经济增长实现反弹,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比5月回升11.2个百分点,增速比当期全国平均水平高2.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13位。

  一串串数字,跃动着强大发展活力,尽显吉林省重点产业中流砥柱本色,也让6月成为一个不平凡的月份——

  6月,在中国一汽引领下,吉林省汽车产业加速摆脱疫情影响,产业增速大幅提升,全省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3%,比5月份回升32.4个百分点,持续巩固“风景这边独好”的发展态势。

  2022年上半年,中国一汽全体干部职工“大干六十天、打赢上半年”,尽最大可能抢回疫情造成的损失。一汽红旗蔚山、繁荣两大工厂率先复产满产超产,各大主机厂全面发力。6月,一汽红旗销量同比增长92%;一汽解放市场份额攀升至27.2%;一汽大众销量同比增长45.5%……中国一汽总体经营全面恢复正常,并处于行业领先位置。

  7月15日至7月24日,第19届中国(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举行。展会期间,共销售车辆30705台,成交额63.33亿元,参观人数达到61.8万,以更直观的方式展现了为吉林省汽车产业加速恢复态势。

  6月,吉林省石化产业行业增加值增长26.1%,增速比5月提升36个百分点。同时,一个个重大项目持续推进,向更高端产业链地位发起冲击。

  江城吉林,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转型升级项目激战正酣。项目总投资近340亿元,将新建120万吨/年乙烯、60万吨/年ABS等21套炼油化工装置,改造9套装置,是“十四五”以来国家批准的首个大型石化项目。

  7月5日,国家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吉林化纤6万吨碳纤维项目在吉林市启动。项目布局碳丝产业园、碳/碳复合材料产业园、汽车轻量化制品产业园等六大产业园区和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公共服务平台。其中吉林化纤6万吨碳纤维项目总投资103亿元,将建设18条自主研发的智能化碳丝生产线,形成年产6万吨碳纤维生产能力。

  6月,吉林省装备制造业(包含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长35.3%,拉动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6个百分点。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航空航天设备和电机设备制造业成为拉动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5月5日10时38分,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吉林一号”宽幅01C星、高分03D27~33星等8颗卫星发射升空。至此,“吉林一号”在轨卫星数量增至54颗。在长光卫星引领带动下,依托“星载一体化”“机载一体化”等核心关键技术,从卫星、无人机研发与生产到提供遥感信息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得以形成,带动300余家上游企业和数百家下游企业的发展。

  7月11日,中车松原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装备产业园产品正式下线,布局整机、叶片、塔筒、发电机、储能设备、电气设备、智能运维等产业。建成后可形成年产800台整机、800套塔筒、800套叶片、800台发电机的产能,为松原市、吉林省乃至东北三省风电产业提供设备保障。

  6月,吉林省信息产业增加值实现增长达1.03倍,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到30.0%。

  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世界500强公司之一——德国大陆集团在长春的研发和生产基地,致力于汽车电子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年初疫情防控期间,大陆汽车电子净月工厂坚持全封闭连续生产,完成销售收入10亿元,一季度产值同比增长17%,目前仍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随着大陆汽车电子净月工厂二期项目的顺利落位投产,大陆集团将把更多的生产研发业务投放在净月工厂,届时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00-150亿元。

  重点产业迸发蓬勃活力,为吉林省稳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以长久而强劲的引擎推动吉林振兴发展。(吉林日报记者 华泰来)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