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特色产业    |    市州新闻    

以“税”赋能助远航——吉林省税收营商环境持续向好纪实
2021-11-15 11:56:46来源:吉林日报责编:魏文林

  原标题:以“税”赋能助远航——我省税收营商环境持续向好纪实

  “政策越来越好,办事越来越快,服务越来越细。选择在吉林投资兴业,也源于对税收营商环境的一份信心。”吉林省洪福堂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刘洪才来自浙江台州,他的一番话,道出了对吉林省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成果的肯定。

  为给市场主体发展创造宽松便利的营商环境,吉林省税务部门务实求新、靶向施策,坚持以纳税人缴费人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今年以来,共推出30类95项150条优化服务举措。从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到简化流程、提高办税便捷程度,再到打造公平法治又不失温度的行政执法准则,全省税务部门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兑现改革红利持续贡献能量。

  “近3年来,我们共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67亿元,我们把减免的税款全部投入到第四代新产品研发上,并取得重大进展。”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王熠说道。

  减税降费政策在激发企业活力方面成效显著,背后离不开税务部门在政策落地上的扎实努力。省税务局建立了税费优惠政策标签体系,依托云平台大数据,主动甄别符合享受优惠政策条件的纳税人缴费人,确保优惠政策精准直达。全省各基层税务部门结合各地实际,积极创新服务举措,助力企业平稳发展。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成立精英服务团队,为一汽集团提供专项服务,定期进行线下税务指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积极解决企业涉税难题;吉林市税务局依托智慧化办税服务厅内的VRM远程柜员终端,为办税人员提供远程帮助,还能进行涉税“体检”。税务干部根据“体检报告”,为纳税人在加强风险防控、享受优惠待遇等方面提供个性化指导;辽源市经济开发区税务局推出“非接触式”极速退税模式,企业在线上提交退税申请后由专人审核,一个工作日内,申请的税款就会直接退到企业账户。

  近日,在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税务局,纳税人陈秀艳在导税员的辅导下,利用电子税务局提交了发票增量申请,在窗口直接审批办理,四五分钟就完成了。如今,这样高效便捷的办税体验正在惠及全省越来越多的纳税人。

  为持续简化办税流程,吉林省税务部门制定了《个体工商户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办法》,全省80万户定期定额户由按月申报改为按季申报;全面推行财产和行为税合并申报,实现“简并申报表,一表报多税”;与省社保局、省医保局密切联动,在全省范围内推行跨部门业务“一厅联办”,办理时长从一至两天缩短到平均半小时,基本实现了“厅内全流转、办事一次成”。此外,积极拓宽“非接触式”办税缴费范围及渠道,减少纳税人奔波,同时避免在实体办税厅内等待、聚集。

  “这个视频办税太好了,办业务不用去窗口,太方便了!”近日,德惠市美华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办税人员王先生通过视频办税申请,在线完成了业务办理。王先生所说的“视频办税”,是长春市税务局在今年创新推出的互联网云端办税模式“1+M”,目前已在长春市税务系统全面上线,实现214项业务线上连、远程学、共享办,183项依申请业务可通过视频连线委托税务局坐席人员帮助办理,兜底解决不能来、不会办难题。

  这只是吉林省“非接触式”办税模式的一处缩影。近年来,吉林省不断升级完善电子税务局,实现214项涉税事项网上办理,基本覆盖全省纳税人缴费人常办业务;依托电子税务局,推进全省车购税征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纳税人到4S店购车时,可以一站式办理车购税缴税业务;持续推进发票“网上申领、邮寄配送”、自助办税机申领发票、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网上验旧等服务,大幅减轻办税负担。

  公平有序是优质税收营商环境的前提和基础。今年以来,吉林省税务部门积极提高税务行政执法水平,努力打造法治化、有温度的税收营商环境。落实“首违不罚”事项清单;开展稽查说理式执法,告知纳税人涉税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增强自觉纳税意识,减少执行阻力;针对不同类型的纳税人,量身制定涉税疑点及风险问题“温馨提示”,为纳税人提供自我纠错机会。

  延边长白山印务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孟岚对稽查前风险提醒和自查服务非常认可。“如果我们企业因为账目处理出现疏漏而被处以税务行政处罚,会大大影响信用形象。检查前,税务干部对我们进行了风险提醒和入户辅导,这对我们来说真是一件实事、好事!”孟岚说道。(吉林日报记者 徐慕旗 通讯员 何爽)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