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特色产业    |    市州新闻    

文化长廊 双辽的“形象使者”
2020-08-14 08:55:24来源:吉林日报责编:路晶森

  原题:文化长廊 双辽的“形象使者”

文化长廊 双辽的“形象使者”

文化长廊一角

文化长廊 双辽的“形象使者”

市民在文化长廊参观

  “我现在退休了,天天都到文化长廊走走看看,娱乐休闲与增长见识两不误。”“我经常带着孩子来,让他看每一个展窗的内容,还会给他讲一些有关的知识。”“工作压力大时,我就去文化长廊转转,有时解不开的难题,在这儿能找到答案。”

  为了将文化与城市发展、百姓生活、经济建设等有机结合,双辽建设了全长460米的文化长廊,传递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如今,文化长廊已经成为双辽的“形象使者”,独具特色。

  据了解,双辽市文化长廊于2018年6月开始建设,10月份全部完工,是一个集城市景观、文化教育、市民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长廊中展示了历史文化、特色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廉政文化、法治文化、党建文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双辽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等内容。

  以文化滋养人 浸润心灵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双辽西善街,文化长廊在柔和的阳光映衬下,如同从历史中走来,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双辽文化长廊将历史、文化、人物、精神等定格设计于景观中,将古代的门、亭、八角窗等元素融入到设计中,使聚贤门、纳善门和思源亭、崇德亭、清风亭、畅新亭成为文化长廊的节点,将长廊内呈现的内容划分开来。

  “双山纳善,仁爱致诚循大道;辽水融春,复兴追梦证初心。”悬挂于纳善门两侧的这副楹联,是由著名楹联家叶子彤撰写,书法家王庆新书写的。文化长廊的门、亭、窗上均有楹联,共30副,是邀请全国各地的22位楹联家创作、15位书法家书写的,小篆、大篆、隶书、简书、楷书、行书,笔走龙蛇,苍劲有力。值得一提的是,这30副楹联全部由中国楹联学会名誉理事、吉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李俊和手工雕刻而成。“楹联的悬挂,不仅增加了文化长廊的核心点缀,更重要的是为长廊注入了文化因素,对提高双辽人民的文化素养和增加双辽的文化内涵起到了提升和引领的作用。”李俊和说。

  一座城市,有历史才有底蕴,有文化才有内涵。在文化长廊“早期文明”展窗中,详细描述了东明镇后太平遗址群,展示了在遗址中挖掘出的文物图片,佐证了双辽在2800年前就出现了农耕文化、渔猎文化和游牧文化,并且三种文化互相借鉴、互相融合的地域文化特征。

  “放牛娃栓柱和灵云洞童子合力将伤人的老虎除掉,乡亲们都能回到家乡,为了纪念栓柱和仙童,就命名为‘卧虎屯’了。”在“民间传说”的展窗前,一位爷爷抱着小孙子,给他讲家乡的传说,孩子听得津津有味。民间传说是双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你看这里把双辽太平鼓的历史介绍得多详细啊,小时候我听爷爷说过,他就盼着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能看见太平鼓的表演。”和朋友一起来长廊散步的王佳嘉说。太平鼓是双辽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2007年4月成为吉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妈妈,这幅画为什么是阿姨给老奶奶梳头,叔叔给老奶奶洗脚,在家不都是妈妈给我梳头洗脚吗?”在文化长廊内的一幅剪纸画前,4岁大的小女孩仰着头问。“因为老奶奶年纪大了,她的孩子们长大后就要好好照顾她,就像妈妈照顾你一样。”“那我以后长大了也要好好照顾爸爸妈妈。”在传统文化板块,文化长廊将“传统八德”与“新八德”分别用故事与剪纸的形式同时展现,生动有趣。

  同时,文化长廊还是双辽市的文化活动阵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各种文化演出都集中在文化长廊的广场上。每当夜幕降临或者节假日,就有很多市民来到这里,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学习知识,陶冶情操。

  “这样的文化长廊寓教于乐、寓教于美,更容易让人接受。”文化长廊不仅扮靓了双辽,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观念,传递着传统文化、道德风尚、文明礼仪等文化元素,也在悄然改变着大家的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成为了“会说话”的文化长廊。

  以文化激励人 提振士气

  走在文化长廊外的小石阶上,手指轻轻滑过长廊外部的铸铜浮雕,用指尖去感受岁月的温度,用心去体会圣哲名师、文史大家、民族英雄的满怀豪情。39个铸铜浮雕分别展示了39位名人的理念和传世经典,屈原勇投汨罗江、李白举杯邀明月、绘画大师齐白石、土木工匠的始祖鲁班、神医华佗、包青天包拯、抗倭名将戚继光、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林则徐虎门销烟……他们承载的思想和精神,虽历千载,亦不能掩其光华。

  双辽自古就以“辽河航道要冲”“兵家必争之地”和“东北重镇”而闻名,留下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富春、陶铸、黄克诚、吕正操、邓华、阎宝航等人的光辉足迹。在他们的领导下,双辽在解放战争时期有过一段非凡岁月,红军干部何光、邹日贵、王奔、刘玉楷等长眠在双辽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红色重镇”的展窗内,不仅介绍了这段历史,还展示了英雄们和中共辽西省委旧址的照片。

  红色文化板块中的最后一个展窗讲述的是抗日英雄于海川的故事,“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郑家屯的驻军越来越多,于海川牵头成立了抗日义勇军,救民于水火。

  一个个人物、一则则故事、一段段历史穿起战争年代双辽的轨迹,用红色文化为百姓送上一份精神食粮。每一块展板上的老照片都像一位时光老人无声地讲述着过去的故事,勾起大家对那段艰难岁月的回忆,也提振了双辽人民建设美好双辽而努力拼搏的士气。

  将目光拉回到现在,在“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展窗内,从1921年南湖曙光,到1934年万里长征,再到1949年开国大典……直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每一个重要历史阶段、每一个重大事件都在这里充分展现。

  “看完这部分,让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系统的了解,这里写得言简意赅,好记易懂,对我帮助很大。”刚刚成为党校教师的马艺嘉说。

  以文化凝聚人 形成合力

  对于双辽,文化长廊亦是重要的宣传教育阵地。

  辽河水运兴起于清咸丰十一年,西辽河的黄金水道呈现出一派舳舻千里、帆影相望、货畅其流的兴旺景象,被誉为“沙荒宝路”……“一段段文字,记载的是双辽商贸初兴时的样子,读来让人热血沸腾,双辽有这样深厚的经济基础,我们现在更要努力建设它。”刚刚参加工作的赵毅说道。

  历史总是由一个个“过去”构成,也总是由一个个“现在”组成。双辽文化长廊中的“现在”板块涵盖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双辽精神。

  现在,双辽用“实干、敢拼、创新、图强”的新时代双辽精神凝聚人。推进“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改革活市、裕民富市”的实践,是双辽人民共同的追求和目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双辽振兴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廊一文化,一廊一创意,一廊一风景。文化长廊不仅是一条纽带,更是一种血脉相连,一种精神传承。时空流转,历久弥新,厚重的历史文化中所潜藏的艺术滋养和文脉搏动依然丰富强劲,并积淀成这座城市的文化和精神,成为双辽延续发展、保持凝聚力的动力。(张妍 吉林日报记者 张丹 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