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拓展沟通渠道 激励干事创业——通化县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纪实
吉林日报4月12日讯(记者 王忠先):市场活力来自于企业,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
近年,通化县积极营造“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支持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李一奎、王振国、王光远、刘殿军、王选忠等一批老民营企业家不离不弃,华楠、龙宏志、李宇星等一批新生代企业掌门人应运而生,正是这些有战略眼光、创新意识、诚信形象、市场理念的企业家和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为当地积累社会财富、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地方税收、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作出了重要贡献。五年来,通化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始终排在全省前十名。
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
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
政商关系是市场经济里永恒的话题。良性政商关系,能够助益企业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在营造“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过程中,通化县以法治为引领,坚持“以案治软”,创优政策和法治环境,建立完善涉企收费、监督检查等清单制度,清理涉企收费、摊派事项和各类达标评比活动,细化、规范行政执法条件,最大程度减轻企业负担、减少自由裁量权,依法保护企业家自主经营权。
该县在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深化“放管服”改革过程中,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建立健全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核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和领域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探索。优化面向企业和企业家服务项目的办事流程,推进窗口单位精准服务。制定出台《通化县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处理规定》《通化县整治经济发展软环境管理工作暂行规定》等制度,推行了“十办”服务承诺制,重点整治办事效率低下、吃拿卡要、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等突出问题,为企业营造“零干扰”的发展环境。
同时,出台了《通化县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及全民创业优惠政策》,开展“为企业服务年”等活动,重点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在执法、司法、守法等各方面各环节,建立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长效机制。
近三年来,累计为小微企业保全金额近2000万元,破获侵犯知识产权、仿冒产品等经济案件93起,为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700万元,间接挽回经济损失1.3亿元。
营造促进企业家
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
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依规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是市场经济对政府的要求。
早在2009年,该县就设立了政务大厅,20个部门的201项审批项目入驻开展服务,为民营企业开辟重点投资项目行政审批“直通车”。针对“收费养人”问题,该县先后将住建、国土、环保、水电等部门的100多名自收自支人员纳入财政全额拨款,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县级以下部分,涉企收费推行“低标准”,减轻企业负担。还建立民营企业家投诉“绿色通道”,重点整治办事效率低下、吃拿卡要、乱检查等突出问题,企业发展实现“零干扰”。
同时,实施县级领导包保责任制,每名领导包保一户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帮带一名民营企业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面对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政府主动担当。先后为东宝药业、宏信研磨材等企业拆借资金3.6亿元,无偿扶持资金2.8亿元,向国家争取资金2.3亿元和科技项目资金3740万元。成立中小企业发展引导资金,对重点产业项目予以扶持,已投入3000余万元。还成立了担保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3365万元。投入4700万元,彻底解决国有企业改制遗留问题。推进银企对接,先后为东宝药业、吉恩镍业等企业提供贷款5.4亿元,并与化工股份等企业达成近6亿元的意向贷款。鼓励企业挂牌融资,全县上市公司3户、场外市场挂牌3户,总数居全省县域首位。
“非常感谢县委、县政府及政府各部门对企业的鼎力支持!”通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选忠诚挚的一句话包含很多感动。
通化化工股份前身为通化市二密化肥厂,始建于1970年,由于企业没有跟上市场转轨步伐,经营不善,濒临破产。2014年,时任县长姜信成带队,两个月内8次往返北京,锲而不舍推动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通化化工签署了战略重组合作协议。姜信成又亲自挂帅成立领导小组,近百次组织部门到企业现场办公,选址、可研、环评、资金、征地,事事过问,步步攻坚。如今,通化化工已华丽转身为一户拥有20亿元资产,涉足化工、金融、人参、生物等多个领域,控股多家企业、产能连翻三番的环保型现代化企业。
同时,鼓励支持企业家弘扬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县财政连续10年,每年列支3000—4000万元用于科技创新经费,引导企业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目前,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6户,户数位列通化市第一。东宝药业、华夏药业、吉通药业、宏信研磨材4户企业被认定为吉林省首批创新型科技企业。东宝药业被评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成为全国6家上榜医药企业之一。3户企业被列为省医药健康产业40户创新主导企业,参威人参产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参长白山道地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等5个项目被评定为全省医药健康产业重点培育的100项重大产业化项目,青山实业的“元秘—D”口服液等5个项目被列为全省医药健康产业100个大品种。宏信研磨材生产的绿碳化硅微粉,在国内具有定价权,其研发的“亚纳米超细粉体生产工艺”产品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矿产业由传统粗放高耗生产方式向科技高端发展的成功转型。通化县先后获得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等称号。
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
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就是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规范政商交往行为。
2008年,通化县委、县政府推动成立了企业家协会,进一步加强了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协会成立10年来,该县先后组织企业家近400人次到北大、清华、复旦等著名学院进行培训深造,组织近百名企业法人到浙江、广东、福建等十多个省份的知名企业进行实地参观考察,聘请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学者,针对企业实际需要进行专题授课、专题讲座。
在通化县,各级党政机关干部坦荡真诚同企业家交往,树立服务意识,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帮助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同企业家建立真诚互信、清白纯洁、良性互动的工作关系。
“通化县企业家节”“感恩节”,以感恩文化营造全民尊商重企的社会氛围。
“企业家摇篮计划”“子女就业计划”“企业家接班人培养工程”,将对企业家的关心和爱护延伸到其父母的生活以及子女的培养上。
多年来,通化县始终把“企业家作为第一财富、第一资源”,竭尽全力营造尊重企业家的社会氛围。
在全县倡导“向纳税人感恩、向企业家致敬”的理念,经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将每年7月18日确定为通化县企业家节、每年9月5日为感恩节,在全社会营造自觉感恩企业和企业家的良好氛围。
每年的全县经济工作大会上重点表彰贡献突出的企业家,在全社会形成了尊重财富、尊重纳税人的良好导向,在企业间形成了比贡献、比发展的良性竞争氛围。并借助网络、电台、电视台、报纸,对贡献突出的企业家进行深入报道,选树企业家典型,弘扬企业家精神,提高企业知名度。
通化县企业家中有2人当选省人大代表、15人当选市人大代表、44人当选县人大代表,李一奎、王振国、王光远、关宝树等获省市荣誉,冷春生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吉林省高级专家。
每年组织近百名企业家到北大、清华、复旦、浙大等著名院校培训深造;到浙江、广东、福建等十多个省份的知名企业实地参观考察,开阔视野、拓宽思维;到井冈山、延安等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培树发展斗志。还邀请哈佛、牛津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余世维、浙江大学“名嘴”鲁柏祥、中国孙子兵法研究院秘书长赵常乐等知名专家来县里专题讲座,举办企业发展论坛、民营经济大讲堂,举办小微企业法人培训班,连续三年春节后一上班就举办“大讲堂、大提升、大培训”,为机关干部和企业家充电,累计培训2000多人次。实施康健计划,组织企业家到北京301医院、北京九华山庄体检中心、上海仁爱医院等权威医院免费体检,保障企业家“创业本钱”,让他们充分感受政府温暖。
“县委、县政府还提前对我们‘企二代’进行培育,不仅送我们去名校学习理论知识,还送我们到南方的规模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我们接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年轻的华夏药业董事长华楠道出了“企二代”由衷的感激。
针对民营企业面临“接班人”问题,通化县实施了“企业家接班人培养工程”“企业家摇篮计划”,培育企业家接班人。采取岗位轮换、挂职锻炼等方式,安置20名企业家子女到县直部门工作,选派16名企业家子女担任局长助理或乡镇长助理;县里举办的每期企业管理研修班都组织企业家子女参加,累计培训企业家子女65人。目前,全县已有一半以上企业家完成了新老交替,最初参加培训的二代企业家中有多人已经成长为企业领导核心。
同时,该县引导企业家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支持企业家奉献爱心,参与光彩事业、公益慈善事业。通化县的企业家们“胸怀赤子之情,身许桑梓之地”,努力反哺社会,自觉做履行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的模范。积极参与当地的农村泥草房改造、抗洪救灾、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等公益活动。2010年,通化县遭受水灾,全县企业家踊跃捐款1600多万元。汶川大地震时,东宝集团董事长李一奎带头捐款、捐药500多万元,青海玉树地震,他又捐款120万元。
使命于心,责任在肩,通化县积极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为企业发展开辟更大空间、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