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林,1994年12月入伍,1997年12月退伍。曾荣登“2022年度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光荣榜”,获得“吉林省优秀退役军人”“吉林最美诚信人”等荣誉称号,所在企业先后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吉林省优秀施工企业、吉林省“专精特新”企业,并获得“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吉林省优质工程装饰奖”。他18岁投身军营,以忠诚淬炼军人底色;退役后,深耕实业与退役军人服务领域25载,创立吉林省君林实业集团,累计吸纳500余名退役军人就业。

部队时期的王海林
既然来当兵就要当合格兵
1994年寒冬,18岁的王海林揣着祖辈“好男儿就要去当兵”的嘱托,从家乡踏上开往北京的列车。初到军营,挑战远比想象中更为艰巨。
“在部队,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有不够坚强的意志。” 王海林暗下决心。体能跟不上,他就利用休息时间“开小灶”,每晚熄灯后,在宿舍悄悄做俯卧撑、仰卧起坐;清晨天不亮,就提前起床绕着操场跑圈,寒风吹得脸生疼,他却越跑越坚定。被子叠不好,他就捧着被子去请教老兵,一遍遍拆了叠、叠了拆,指尖磨得发红,终于让自己内务成了棱角分明的“豆腐块”。班长看他肯下苦功,夜里常陪他加练战术动作,手把手教他战术的要领动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入伍第二年,专业素质拔尖的王海林经层层选拔,代表所在连队参加兵团文化建设大比武,一举斩获头筹。这次崭露头角让他得到首长认可,被调任连军械员兼文书。在这个岗位上,他依旧保持军人的严谨:军械登记一笔一画不马虎,武器保养一尘不染不含糊,所在连队的军械管理工作,在师部组织的标准化建设中被评为示范单位,经验在全师推广。服役期间,他先后荣获“优秀士兵”“优秀党员”称号,还拿到团级嘉奖,所在连队也被评为“优秀连队”——这抹军营绿,成了他一生最珍贵的底色。

王海林(中)组织参加慰问人民子弟兵活动
把军人血性转化为干事创业激情
1997年12月,王海林带着军营淬炼的坚韧与自律光荣退役。他先回到家乡,在镇政府林业站找了份工作,可军人骨子里的闯劲总让他想做更有挑战的事。他毅然辞去工作,拉着父亲石材加工厂的一车石材,独自一人奔赴长春。
在长春市东环城路石材城,王海林用石材销售赚的5000元租下一个小铺位,成立“君林石材经销处”——他既当老板又当工人,白天扛石材、跑客户,晚上就在铺位角落搭张折叠床休息。
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头,王海林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2000年,他创办吉林省君林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2003年,成立吉林省艺邦玻璃有限公司,突破传统玻璃加工技术,拿下多个专利,安置70余名退役军人就业;2009年,他整合资源,成立吉林省君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构建起涵盖建筑装饰、房地产、矿山开采、玻璃深加工、产业园运营的完整产业链,获得国家建筑装饰、幕墙施工“双一级资质”,成为吉林省建筑业有影响力的企业。
2015年,王海林又有了新目标:建一个能带动更多人创业的平台。他投资打造君临智谷产业园,将其建成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吉林省创业孵化基地,吸纳入驻企业80余家,其中20余家是军创企业,涵盖高新技术、航空设备等战略新兴领域。2022年,他专门设立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划出5600余平方米场地,构建“职业规划-技能培训-政策对接-资金支持”全链条服务体系,为军创企业提供免费办公场地,帮创业者对接银行贷款,邀请专家作技能培训。
截至目前,依托集团产业链与孵化基地,王海林已累计吸纳500余名退役军人就业,为退役军人搭建起从“战场”到“职场”的转型桥梁。
真心实意为老兵办实事、解难事
“我是一名老兵,不管什么时候,不能忘了身边战友。”王海林经常对身边工作人员这样说。2021年,在长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支持下,他联合40家企业创立长春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并担任会长;2023年,他又在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指导下,联合112家省内企业成立吉林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扛起统筹全省军创资源的重任。
他牵头实施“退役军人关爱行动”,在君临智谷产业园设立“退役军人服务站”,常态化开展技能培训、政策宣讲。针对退役军人转型难点,开设电商运营、机械维修等课程;为创业者解读税收减免、场地补贴等政策,每年为上百名退役军人提供帮助。2024年,他组织多场吉林省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邀请130余家优质企业入驻,超6000名退役军人及家属参会,3000余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
2025年,王海林组织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优秀军创企业深入G331经济带沿线的图们、龙井、和龙、安图等市县,开展考察调研与项目对接。他组织企业家们走村入户,了解边境村产业需求,与8个边境村委会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帮村里发展特色种植、乡村旅游,吸纳当地退役军人就业,让退役军人成为边疆建设的“生力军”。
从热血军人到企业家,从创业先锋到公益带头人,王海林用20余年时光,书写了退役军人“二次创业”的精彩答卷。(文/图 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