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特色产业    |    市州新闻    

延吉市多维发力推进新形态就业 线上线下织密零工服务网
2025-09-11 15:42:42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杨薇责编:蒋硕

  据延吉市就业服务局消息,为积极响应吉林省延边州就业部门工作部署,近日,延吉市就业服务局联合多部门精准发力,围绕新形态就业群体需求搭建服务桥梁,构建起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零工就业服务体系,有效破解了灵活就业人员“找活难”与企业“用工急”的双向难题,为区域就业市场注入强劲活力。

  线下服务全覆盖:从市级市场到社区窗口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

  走进延吉市市级零工市场,信息发布屏、政策咨询台、自助查询机等设施一应俱全。作为线下服务的核心枢纽,该市场整合了信息收集发布、政策宣传解读、就业指导咨询等多元功能,自投用以来便成为灵活就业人员与用工主体的“一站式对接平台”。“以前找零活全靠熟人介绍,现在来市场登记,工作人员能直接推荐匹配的岗位,省心又高效。”刚通过市场找到家政服务工作的市民李女士说道。

  除市级零工市场外,延吉市还依托市人力资源市场定期举办专场招聘活动,通过设立“零工专区”,定向邀请餐饮、零售、家政等行业用工主体参与,为供需双方搭建面对面的精准对接渠道。同时,结合辖区就业工作实际,延吉市因地制宜在各街道(镇)、社区设立了84个零工服务窗口,将岗位匹配、意向沟通等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形成“市级有市场、社区有窗口”的线下服务全覆盖格局。

  线上服务破壁垒:“小程序+直播”带岗 打造“不打烊的就业平台”

  “打开‘延吉零工’小程序,点击‘水电工’岗位,全市招用水电工的信息全部显示出来了,动动手指就能与用工方直接沟通洽谈。”凭借小程序找到短期维修工作的王先生对这一数字化服务赞不绝口。2025年初,延吉市就业服务局聚焦互联网时代就业需求,精心研发并上线“延吉零工”小程序。该程序依托大数据技术,可根据灵活就业人员的技能、求职区域、薪资期望,以及企业的用工类型、岗位要求等信息实现智能匹配,让供需对接从“线下跑”变为“线上找”。

  此外,延吉市还创新开启“抖音直播带岗”模式,依托延吉市人力资源市场官方抖音账号,定期邀请企业走进直播间,以“岗位介绍+实时互动”的形式,向求职人员推介零工岗位。直播过程中,工作人员还会同步解读灵活就业社保补贴、职业技能培训等政策,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之前担心直播带岗不够直观,没想到能实时看到企业环境、了解工作内容,这种方式特别适合我们年轻人。”观看直播后成功入职的大学生小张表示。

  数据见证成效:供需对接超1000人次 新形态就业服务显实效

  线上线下服务协同发力,供需对接超1000人次,让延吉市新形态就业工作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延吉市零工市场已累计收集企业临时用工信息360余条,涵盖餐饮服务、家政保洁、建筑维修、物流配送等多个领域;通过“线下市场+社区窗口+线上平台”三维渠道,有效缓解了重点群体的灵活就业压力。

  此外,延吉市就业服务局还加强与周边县市的就业服务协作,推动跨区域零工资源流动,助力更多灵活就业人员实现“就近就业”“优质就业”,持续以高质量就业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文 王青享)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