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近日,有人发帖称“吉林农业大学推出可食用的录取通知书”,而且该学生还将录取通知书炖了,煮了一锅小鸡炖蘑菇并发到网上。一时间,吉林农业大学不小心出圈儿了。
8月7日,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授肖世俊称,他们实验室确实用菌物纤维制作了录取通知书,但他没想到真会有人拿它炖蘑菇。
“虽然它本质上是可以食用的,但食品有食品制作工艺,我们制作录取通知书的初衷就是拿它作为通知书,所以并不建议大家食用。”肖世俊解释道。
从视频里可以看到,这位学生手里拿的正是吉林农业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内页,最下方有一行小字“本通知书采用我校菌物学李玉院士团队研发的新型菌物纸张制作”。当“蘑菇纸”被撕掉扔进锅里的那一刻,网友们沸腾了,引来了不少赞叹、羡慕和好奇的声音,赞叹吉林农业大学的奇思妙想,羡慕有人可以拿到这么具有创新科技含量的录取通知书,好奇它炖出来的菜到底什么味道。
蘑菇纸张制备的录取通知书 供图 吉林农业大学
对此,肖世俊解答了网友的疑问:“本质上(这个)纸张就是菌物纤维,闻起来有淡淡的蘑菇味,而且没有任何添加剂。”
这张纸也确实不简单,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吉林农业大学原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食用菌新种质资源创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国际药用菌学会主席,中国菌物学会名誉理事长,联合国粮食英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李玉率领团队研发的新技术,已经申报了相关专利和知识产权。
李玉院士指导食用菌产业发展 供图 吉林农业大学
这也并不是他们第一次出圈,此前在李玉院士的领导下,吉林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就以科技推动中国食用菌年产量从5.78万吨突破到超4000万吨,让食用菌真正成为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新兴产业。李玉院士也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2024年6月24日,李玉院士领衔申报的《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这是吉林农业大学几代菌物学专家共同努力的成果。据肖世俊介绍,早在1978年,周宗璜、李玉就在吉林农业大学创立了真菌教研室,后来又建成菌物学院,可以说吉林农业大学构建了本科至博士后全链条培养体系。
李玉院士指导食用菌产业发展 供图 吉林农业大学
而此次备受人们关注的“蘑菇纸”录取通知书就是他们的又一次创新之举。“相较于传统纸张,菌物纸张是利用菌物纤维替代植物纤维,生产过程既没有添加漂白剂与强碱造成生态污染,又实现了生产环节的零砍伐和低排放。”肖世俊称,此次用菌物纸张制作录取通知书也是希望能够借此机会让更多人认识、了解菌物,使其在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
目前,团队在菌物纤维应用方面已经研发了其他的应用场景,如菌物皮革、菌物复合泡沫材料等等,一举突破了传统工业材料依赖化工原料的方式,让菌物从农业领域走上工业用途。(文 杨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