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延吉市卫健医保局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各项工作主线,聚焦医疗服务、医保保障、民族医药传承、医疗人才培育四大领域精准发力,推动卫健医保工作与民族团结事业深度融合,为各族群众构筑起坚实的健康保障屏障。
医疗服务提质增效,健康福祉普惠各族群众
日前,延吉市持续深化医疗服务改革,推出“一次挂号管三天”“诊间支付”“延时服务”等便民举措。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复诊患者15308人次,节约挂号费约19.78万元。
同时,延吉市构建全域健康服务网格体系,划分126个健康服务网格,组建320个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常住人口45万余人,实现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服务全覆盖。
此外,延吉市积极搭建省内外高水平医疗合作平台,与北京复兴医院、吉大二院等多家医院建立专科联盟,累计邀请30名专家坐诊175次,接诊患者2450人次,开展手术422例,为患者节约就医成本567万余元、医保资金368万余元。
医保服务提档升级,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
今年以来,延吉市实施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激励政策,连续参保4年以上每多缴1年且当年零报销,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可累加最高8万元,断保再参保则降低限额,未按时参保设等待期,引导群众持续参保。
延吉市创新打造移动“医保驿站”,在景区、公共场所提供政策解答、业务办理等服务,并联合网络达人制作医保宣传视频,浏览量达22万次、分享转发2千余次。全力构建“15分钟医保服务圈”,14项高频医保业务实现“自助办”“就近办”“一次办”,让群众尽享便捷服务。
民族医药传承创新,文化纽带凝聚民族情感
延吉市联合河南街道打造中医药文化主题街,通过科普宣传中医“治未病”理念,促进中医药文化在各民族间传播交流。
延吉市将朝鲜族四象医学、满族医药等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既传承民族文化又满足多元医疗需求。依托朝医药研究所(挂靠延吉市中医医院),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研究所等机构合作,成功研发首个朝医药院内制剂“白玉疏肝明目颗粒”并投入临床使用。
医教协同培育人才,筑牢民族地区医疗根基
延吉市实施“新名中医、朝医培养战略工程”,选派10名中医专家下沉基层开展帮扶带教,实现中朝医药人才培养全覆盖。积极参与“招才引智”活动,2025年春季计划引进36名专业人才,充实医疗人才队伍。与延边大学共建医学实践教学基地,通过资源共享、定制化培养等模式,为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接下来,延吉市将始终以守护人民健康为使命,持续推动卫健医保事业与民族团结事业同频共振,为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注入强劲健康动力。(文 张新)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