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蛟河市:解放思想勇破冰 创新发展大跨越
7月21日,蛟河天岗石材产业园区,中吉石材厂房内,机器轰鸣,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这里有6台绳锯切石机。以前机器开起来粉尘大,一分钟都待不了,现在循环水自动降尘,切割产生的石粉通过物理沉淀,固体废物被用来生产瓷砖垫层等。”生产负责人解玉良从天岗石材产业兴起就在这里工作,见证了天岗从污染成片到生态环保的转变。他说:“现在的切割设备已经升级到第八代了,做出来的板材生态环保,符合国际要求。”
蛟河天岗石材产业园已探明花岗岩总储量达100亿立方米,饰面花岗岩储量47亿立方米。经过20多年的成长,天岗石材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成为省内唯一以石材为主导产业的省级特色产业园区,是全国四大花岗岩产地之一,东北最大的石材原料和生产基地,被誉为“关东石材第一乡”。
但随着发展脚步的加快,“关东石材第一乡”遭遇了“成长的烦恼”,由于发展模式粗放,导致产业化水平、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都较低,资源优势没得到充分发挥,反而引发生态环境问题。
守着“聚宝盆”,如何寻找一条改革创新、绿色发展之路?蛟河市委书记王荣新坦言:我们深刻认识到,没有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就没有行动大突围、发展大跨越。我们在大调研、大讨论、大革新中寻求思想解放,破除制约发展的思想障碍,下定决心改变小而散、粗放式的发展模式,走转型升级之路。
蛟河市立足自身、放眼域外,多次到先进地区“取经”。他们规划利用5年时间,打造石材产业“一个中心、四个基地”,实现石材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一个中心:建成东北亚最大的集研发、营销、工艺设计、集成应用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石材产品展示中心;四个基地:建成东北亚最大的石材生产基地、石板材生产加工基地、销售基地和仓储物流基地。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他们促成了与湖北麻城战略投资方的合作,引进中国北部(蛟河)石材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为天岗石材产业带来了超前的理念、先进的技术、高端的设备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项目启动仅一年多,累计完成投资10.06亿元,整合5座矿山,落户石材加工、碎石处理等企业6家,建成投产5家,实现纳税500万元,带动就业900人。
“引入一条龙,激活一池水。”新企业的到来,在天岗本地300余家石材加工和矿山企业中产生了“鲶鱼效应”,倒逼本地企业提高标准、改造升级。截至目前,已有10户企业实施或计划进行技改升级,升级后的“吉林白”产品成功打入国内高端市场和国际市场。
在东达矿山观景台,从山顶俯瞰,白茫茫的采石作业面有两三个足球场大小,多台巨大的矿山锯和绳锯在山体上切割着岩石。切下来的石料,见方见角,十分规整。“原来的采矿叫笨采,就是用雷管炸,用锤子、钎子等工具人工开凿。现在叫机采,劳动效率、石材利用率、生产安全都大幅提高。”中吉石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过去的天岗,裸露的山岩、乱堆的碎石、扬尘的货车、轰鸣的噪音,和蛟河的山清水秀反差极大。王荣新说,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既是一条红线,也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以往我们对生态保护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现在我们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加大投入,下大力气解决环境问题;以新科技支撑绿色发展,提高效率,减少污染,循环利用,变废为宝,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去往采矿区的路旁山坡上新栽了树木,郁郁葱葱。“这些山头是碎石废料堆积成的。我们运来腐殖土,在土上栽树种草,恢复植被,做到开采石料和恢复植被同步进行。”中国北部(蛟河)石材循环经济产业园董事长李龙才说。
蛟河市科学划定生产、生活、生态区,持续开展综合性、恢复性治理;加强水体保护,牤牛河省控断面水质达到国Ⅲ标准;同时,加大对该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督察考核力度,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
谈到环境整治,王荣新说:“我们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一方面引入有实力的企业整合矿山,实施大规模立体式开采;另一方面坚持边开采、边治理、边修复,2019年复绿面积53公顷,今年新增复绿面积16公顷,还清历史欠账,着力打造省级绿色矿山。解决污染问题,疏堵结合是治本之策,关键是解决石材废料的‘出口’问题。我们引进碎石利用生产项目,目前已建成厦桥、金贵等两家碎石企业,当年产生的废料能100%处理,并逐年消化历史存量;今年引进的鸿源绿洲环保科技项目,建成后能将园区内所有石粉吃干榨净,实现零排放,彻底解决石粉处理难题。”
站在山顶,王荣新信心满怀地说:“我们要以解放思想之力、担当作为之功、真抓实干之效,不断开创蛟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吉林日报记者 李婷 姜岸松)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