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20周年暨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院20周年纪念大会在吉林大学举行。
上午8:30时,纪念大会启幕。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喜平致欢迎词,他表示,吉大马院20年来走出了一条与党同行、与国同行的报国之路,守正创新、追求卓越的奋进之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发展之路。学院获批全国首批重点马院,承担了一批国家级重大课题,产出了一批高质量成果。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厚植教育情怀,着力培养又红又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宏政在汇报学院建设情况时表示,20年来学院始终坚持旗帜领航、铸魂育人的办院理念,在思政课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学院打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育人体系,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课题,产出了2000余篇学术论文、170部专著,培育和引进了多位国家级人才,为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原马列部老教师陈秉公回顾了自己在吉林大学学习与工作历程。他深情讲述了吉大马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回忆了1993年与政治学系联合申报博士点和2006年举全院之力成功申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奋斗历程,并希望学院能培养出更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教育家。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原马列部老教师孙正聿教授分享了自己从1977年考入吉林大学到留校任教40多年的深刻体会。他希望学院继续以科研支撑教学,用理论铸魂育人,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青年教师代表董树彬、学生代表王斯羽纷纷发言,将传承吉大马院的优良传统,努力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为学院发展和理论创新贡献青春力量。
大会上还举行了《学科门类“课程思政”教育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通释》《吉林大学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学术文库》三套丛书的发布仪式。
学生为陈秉公、麻玉林、孙正聿、孙利天、高文新、张慧君、庞雅莉、徐充、张俊远、穆艳杰等老教师代表献花。会后,还举行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学术研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友会成立大会。
据悉,此次纪念大会得到了校内外兄弟单位、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一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吉林省微知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兄弟校友会、广大校友和学院师生员工纷纷以各种方式表示支持,40余家单位致来贺信。(记者 殷维 图片由吉林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