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日前,吉林省实验中学校长辛万香介绍了她提出并践行的“日新教育”理念,该理念致力于在人工智能与全球化的双重背景下,重新定义学校教育的内涵与使命。
吉林省实验中学校长辛万香 供图 吉林省实验中学
面对数智时代的挑战,辛万香始终在思考三个核心问题:AI时代学校教育的本质与转型、全球视野下人才核心素养的重新定义,以及新时代教育质量提升的破局路径。“日新教育”理念正是源于对这些时代命题的回应。她强调,“日新日进,知达行明”是其核心理念——学校应以日新之姿拥抱技术,以日进之心深化文化认同,以知行合一坚守育人本质。
自2024年2月辛万香上任以来,吉林省实验中学全面推行“日新教育”,在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学校管理及家校协同等方面均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这一理念引领下,吉林省实验中学正致力于办成一所以学生成才为中心,培养志向高远、心系家国、坚毅担当、追求卓越的创新人才的学校。教师应在知、能、德三方面持续精进,成为学识渊博、善教善导、德行高尚的育人者;学生则应崇德向善、博闻笃行、勇于创新、敢为人先。
在课程体系方面,学校构建了“五育融合、三层进阶”的“日新日进”立体课程系统。学业课程不仅夯实国家基础,还积极拓展校本内容,如语文科目增设“大阅读”“微写作”等;德育方面创新实施“一核三基四翼八课程”体系,通过非遗传承、研学实践等体验式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与综合能力。
课堂生态也发生显著变化。学校推出“对话教学下的体悟课堂”,通过师生、生生、人机等多维对话,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同时,打破校园边界,与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共建科研生态圈,邀请科学家和教授担任“跨界导师”,开阔学生视野。
教育评价机制同步革新。学校建立“基础+个性+增值”三位一体的学生发展评价模型,推出升级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并设立“每日一星”“5+X班级评价”等多元激励方式。教师评价则涵盖师德、教学、创新等七个维度,鼓励每位教师走向“最好的自己”。
管理创新与家校社共育同样成果显著。学校以“一核四驱”党建为引领,推进民主治理,激发教师从“执行者”转变为“创造者”。通过“331工程”和“日新讲堂”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家校协同方面,构建“思政一体化”平台,推动家长成为“教育合伙人”,凝聚育人合力。
第41个教师节到来,辛万香分享了她从教30年的心得。她认为,“日新”是当代教育者必备的精神底色。面对AI重塑教育生态、人才标准不断升级的时代,教师应从知识传授转向思维共建,通过跨学科融合和五育并举,支持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
辛万香强调,学校应珍视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践行“育人先育心,成才先成人”,助其成为有志向、有本领、有温度的新时代青年。希望与全国教育同仁一道,以“苟日新,日日新”的自觉,携手校、家、社多方力量,构筑协同共育的良好生态,共同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文 杨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