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诗和远方”在延吉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7-21 17:10:23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帽儿山的云海,中国朝鲜族民俗园里民居的飞檐翘角也被映照得更加浪漫轻盈;当夜幕降临时,延吉网红弹幕墙的霓虹光影与“延”字咖啡杯的时尚剪影不断在社交媒体刷屏——这座位于祖国东北一隅的边陲城市,以“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的独特魅力诠释着新时代的“诗与远方”。

有一种“诗和远方”在延吉_fororder_图片2

延吉帽儿山 供图 延吉市委宣传部

  项目驱动重塑文旅地标

  在延吉帽儿山,总投资5亿元的海兰明珠塔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山间。181米高的360°观景台上,游客们手持“云端咖啡”,将延吉全景尽收眼底:远处长白山余脉绵延,近处布尔哈通河穿城而过,朝鲜族传统民居与现代楼宇交织成一幅和谐画卷。

  “这里既能体验高空蹦极的刺激,又能品尝朝鲜族特色美食,真是一座‘垂直的文旅综合体’。”上海籍游客李雯感叹道。

  海兰明珠塔开放运营,是帽儿山改造提升项目落地见效的“重头戏”之一。近年来,延吉市持续建强核心景区,帽儿山(恐龙)文化旅游区三大景点焕新升级、全面开放,海兰明珠塔、延吉恐龙博物馆“AI体验馆”、中国朝鲜族民俗园美食街相继完成改造;今年重点实施布尔哈通河综合提升、1978文创园、水上市场迁建、城市会客厅等10余个重点文旅项目,以“生态+文化+科技”的创新组合拳,高质量推动景区景点提档升级,为市民游客塑造可触可感可及的“诗与远方”。

  从“观光打卡”到“深度体验”,项目升级让延吉旅游有了“二次消费”的底气。今年上半年,延吉市共接待游客52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和5.8%。

  民俗IP激活消费新场景

  在延吉,“咖啡杯打卡网红墙”已成为不少年轻游客的“仪式感”,但背后的文化密码远不止于此。

  非遗“热”起来。2025年版《四季如歌》将朝鲜族农乐舞与现代舞美相结合,场场爆满;精心编排的音乐会《非遗之声》、曲艺说唱剧《故乡列车》等演艺作品丰富多彩;几百家旅拍影楼提供“朝鲜族服饰换装+民俗场景拍摄”全链条服务,向游客介绍民族服饰制作技艺,传播美美与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咖啡“潮”起来。超千家咖啡馆不仅让苹果梨咖啡、冻梨冰美式、米酒拿铁等“延边特调”走红,更将咖啡文化与城市IP深度绑定,创新设计带有“延吉”标识的咖啡杯和购物袋,不断满足游客打卡拍照、休闲体验等多样化需求。正如延边州咖啡文化交流发展协会会长崔逢花所说:“我们的咖啡杯里,装的是长白山的风物和朝鲜族的诗意。”

  夜市“火”起来。延北夜市变着样地挑战食客的味蕾;新村夜市涵盖餐饮、娱乐、购物等多业态;供销市集打造了开放式公共就餐区;民俗园美食街五彩斑斓的集装箱组合,星星点点的彩灯以及花车、LED屏、音乐、卡通陈设将整个街区装扮得更加潮流、时尚、充满年轻色彩。

  文化赋能下,延吉旅游从“一日游”转向“多日留”。网络数据显示,外地游客普遍觉得需要在延吉停留3天到5天才能玩得尽兴。

  四季IP让延吉没有旅游淡季

  “冬季来延吉,白天滑雪,晚上逛灯会,比想象中更热闹。”广州游客陈哲在朋友圈晒出冰雪汽摩赛的照片。“夏季的延吉凉爽宜人,来一碗带着冰碴的冷面,太舒服啦!”成都游客小李向朋友分享延吉旅游心得。

  2024年,延吉旅客接待量突破1000万人次。让旅游没有淡季、四季长红,延吉有破题之道。

  近年来,延吉举办“冰雪+”丰富活动。冰雪旅游节期间,高山滑雪挑战赛、冰雪汽车拉力赛等赛事吸引国内外选手汇聚延吉;延吉打造占地20万平方米的大型冰雪主题乐园——延吉冰雪欢乐谷;举办第三届延吉花灯节和“福满上元”2025中国朝鲜族民俗园上元节活动,单日最高客流均以万人计。

  创新“美食+”发展模式。延吉扶持壮大民俗品牌特色老店,培育网红餐饮特色小店,升级改造特色美食街区,将非遗融入景区建设、店铺装饰,让游客在品尝和制作花糕、米糕、米酒、辣白菜等传统美食过程中了解朝鲜族饮食特色,感受中华传统饮食文化魅力。

  打造“足球+”活力名片。延吉依托“足球之乡”品牌,举办青少年足球联赛、中甲主场比赛等赛事,营造“周周有赛事、项项皆精彩”的良好氛围,让足球成为游客来延吉打卡的必选项目。

  提供“政策+”优质。延吉推出旅游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延吉行”,提供旅游资讯、景点介绍、酒店预订、在线支付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加强文旅服务监管,开展“食尚延吉”餐饮店、“金口碑”酒店、“示范民宿”等评选活动,提高旅游行业服务水平。在城市出入口、景区景点开展咨询引导、“延吉好声音”讲解等志愿服务;免费开放人才驿站,组建出租车保障分队,增加高峰时段公交线路和班次,强化人员密集场所警力部署,为游客营造安全有序的出游环境。

  跻身“百强”,是阶段性成绩,也是新的起点。当前,延吉正以更高标准、更大热情满足游客对这座城市的想象与期待——让每一栋民居都成为风景,每一条街巷都流淌文化,每一位游客都记住“延吉不远,诗意很近”。(文  肖玉敏)

编辑:张琪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