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低空飞行、氢能两轮车……在第22届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上,一幅“地面智能驰骋、低空立体穿梭、绿色能源驱动”的未来出行图景,正从想象走进现实。
近日,在长春东北亚博览中心,国内外展商展示的黑科技让“未来出行”不再是遥远概念,而是触手可及的体验。长春正以汽博会为窗口,向世界展示出行创新的无限可能。
智能进化:让汽车更“聪明”更懂你
在长春汽博会红旗展台,天工05的智能科技成为焦点。作为九章与天工平台首款纯电轿车,其搭载的司南智驾系统通过持续学习迭代,越开越智能。灵犀座舱堪称“懂你的移动空间”。而且这一系统还在不断升级。未来的灵犀座舱大模型将可以深度理解用户的语言、表情、动作等交付信息,提供更加自然、智能的反馈。
红旗天工08参展车 供图 长春汽博会组委会
“像家人一样贴心,车辆能根据识别到的用户着装类别,自动优化空调温度、出风口角度及风速等。”中国一汽集团董事长邱现东在7月15日举行的一汽创新大会上表示,未来红旗将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底盘、车路云星等四个方面加快打造全域智能的行业新标杆,让汽车成为能预见、有温度的聚身智能体。
汽博会上另一家新能源自主品牌车企——比亚迪,继续在现场搭建了智能化街区,展现更全面的“智电生态”。其天神之眼驾驶辅助系统依托中国最大车云数据库,端到端大模型,轻松化解复杂场景泊车难题。
比亚迪智能化街区 供图 长春汽博会组委会
此外,比亚迪与大疆联合打造的“灵鸢”车载无人机系统堪称“出行大片神器”,全球首创的车载伸缩停机坪实现动态起降、随动跟拍。
在长春汽博会上,智能化成为国内外车企着重展示的亮点,让汽车从“代步工具”升级为“智能伙伴”。
低空突破:飞行器开启立体出行新维度
在展馆二楼“未来出行展区”,一架无人驾驶载人eVTOL摆放在中央位置,流线型机身搭配垂直起降装置。该款亿航智能EH216-S无人驾驶载人eVTOL可以用于旅游观光、物流运输、医疗救援等场景,目前已经获得“三证”(PC证、TC证、AC证),累计完成超64000架次安全飞行。
无人驾驶载人eVTOL 供图 长春汽博会组委会
更令人期待的是,日前,长春净月高新区已经与亿航智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净月高新区年内将开设首家飞行器6S店,面向全社会出售出租载人飞行器,并提供后续服务。
不久后,游客或许能“打飞的”游览净月潭,应急救援时飞行器可快速抵达现场——立体交通的雏形,正从展区向城市生活延伸。随着净月低空经济核心区建设推进,“低空出行”将从科幻场景变为民生应用。
氢能焕新:绿色能源驱动出行变革
无辐式氢能两轮车 供图 长春汽博会组委会
长春汽博会也诠释了绿色出行的另一种可能。北京聚智合众科技带来的无辐式氢能两轮车,成为绿色出行的另一大焦点。该款氢能摩托车采用第五代氢能混合动力系统,标准续航300公里、最高时速160km/h。用户只需更换标准化储氢模块即可补能,目前全国景区及短途场景已有部署。
同台展出的全能型全地形无辐式自行车,通过低重心设计和高效减震系统,兼顾城市通勤与户外探险,前卫造型成为年轻人的“情绪价值单品”。
长春培育未来出行的“三大密码”
长春汽博会的精彩呈现,源于城市对汽车产业升级的系统性布局。长春市以“培育新动能、增强竞争力”为导向,为未来出行筑牢发展根基。
长春市副市长张春达介绍,当地设立了100亿元汽车产业专项基金,出台覆盖全产业链的支持政策,以一汽为核心,深化协同创新,在“三电”、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关键领域不断寻求突破。
此外,长春还将积极推动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取得新成果,不断扩展智慧泊车、无人配送等应用场景,为新能源智能汽车新质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作为全国车路云试点城市,已经有先期试点,让车更聪明、路更智慧,助力智能交通升级。
从展台的前沿科技到城市的系统布局,长春汽博会不仅是一场展览,更是一座城市以汽车产业为支点,撬动未来发展的生动实践。在这里,未来出行的想象力正一步步变为现实。(长春汽博会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