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吉大一院”)教授牛俊奇、高沿航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消化病学顶刊Gut(IF=25.8)发表了题为《Rice-derived recombinant human serum albumin as an alternative to human plasma for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liver cirrhosis: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ositive-controlled and non-inferiority trial》的研究成果。
本研究联合我国22个医疗中心的研究团队,首次采用水稻(Oryza sativa)表达系统生产水稻源重组人血白蛋白,完成水稻源重组人血白蛋白对照人血浆白蛋白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该成果也是“一带一路”中国-新加坡肝脏疾病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科研业绩。
人血清白蛋白(HSA)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的关键蛋白,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一直依赖人类血浆提取。本研究是证实植物表达系统可规模化生产治疗性蛋白的临床研究,展现了水稻源重组人血白蛋白的独特优势。成本方面,每公斤糙米可产20g水稻源重组人血白蛋白,6万亩稻田即可年产300吨水稻源重组人血白蛋白,可显著降低中低收入国家的获取门槛;安全性方面,水稻蛋白人类食用历史悠久,免疫原性低于酵母或动物细胞来源产品。这一里程碑式的技术突破,使水稻从“主食生产”变身“制药生产”,将重塑重组蛋白药物标准,有望解决血浆短缺和分配不均这一临床关切,为全球白蛋白供应提供革命性解决方案。(文 赵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