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哈通河滨水空间焕新升级,帽儿山海兰明珠塔即将亮相,水上市场迁建年内完工……近日,延吉10余个重点文旅项目,全面开启建设加速度。
近年来,在“绿美延吉”行动引领下,延边州逐步构筑起以山为屏、以路为骨、以水为脉、以绿为肌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绿”的底色更加浓郁,“美”的特色更加鲜明,“治”的成效更加明显,基本实现“一年有突破、两年展新颜”的目标,得到社会各界和各族群众的充分认可,赢得各地游客和来延客商的高度评价。2025年,延吉市将重点实施布尔哈通河综合提升、帽儿山景区改造等标志性项目,推动文旅消费能级跃升,全力打造东北亚文旅新地标。
以生态建设勾勒城市新画卷
布尔哈通河综合提升工程正重塑城市滨水生态空间,该工程于3月18日开工,景观步道桥造型新颖独特,桥体钢箱梁预计5月份进场,6月底桥梁主体完工。步行桥的造型设计、灯光布局将与天池大桥遥相呼应、相辅相成;景观喷泉精心雕琢水幕形态与灯光效果,呈现朝鲜族风情与现代科技交融的视听盛宴;游船码头游乐项目丰富消夏避暑产品内容,打造仲夏沉浸式体验场景。
帽儿山景区改造提升工程进入冲刺阶段。海兰明珠塔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预计4月末营业,该项目创新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塔内设置360度观景平台、文创市集展馆及高空特色餐厅,将成为延吉市新的文旅坐标。同步推进的亮化工程、健身步道工程、花海研学工程、酒店改建及游客服务中心扩改建工程,将实现四季主题灯光变换,让游客和市民在国家级森林公园中尽享惬意。
以重点项目激活消费新热潮
在文旅深度融合的趋势下,延吉正通过一系列特色项目构建消费新场景。延吉1978文创园让老工业遗址焕发新生,保留了20世纪70年代机车厂房风貌,汇集当代美术展示场所、高端典雅休憩场所、民族特色消费场所、童真童趣亲子场所、书香文脉精神场所、引领潮流娱乐场所、城市文化体验场所、工业遗迹地标场所等8大主题场所,将成为延吉市的创新文化消费街区和文旅消费打卡地。该项目部分工程将于10月交付。
水上市场迁建工程展现“老字号”新活力,将市井烟火与时尚气息等元素有机融合,使之成为延边文旅新地标。良田里文旅小镇瞄准年轻消费群体,通过打造一系列爱情主题文化活动和商业项目,带动酒店、餐饮、零售、娱乐、文化等相关产业发展,打造文旅消费新业态新场景。
“延吉城市会客厅”项目即将在原国际会展·艺术中心启动,打造融合非遗、文体、会展、星级酒店及广场景观升级的现代化综合体。该项目通过文化赋能与业态创新,构建“会展+文旅+消费”生态链,形成全时段消费场景,预计将激活区域消费动能,推动服务型经济提质扩容。
以创新业态培育发展新动能
在消费升级驱动下,延吉着力构建差异化文旅产品体系。1952商业街充分利用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景观资源和周边朝鲜族民俗园、恐龙博物馆及恐龙乐园等旅游景点资源,深度挖掘和串联民俗文化、特色餐饮、生态观光等文旅主题,将单一的商业模式升级为“游览+商业”的复合型业态,采取“步行街区+院落”的规划形式,打造别具一格的民俗文化体验区。
北部大学城商业综合体开创“青春经济”新模式,打造独具延边特色的职业学院和实践教学基地,并在周边形成集购物、美食、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商业区,成为继延边大学城商圈之后又一个彰显青春活力气息的青年社交聚集地、商业集聚区和时尚网红打卡地,进一步提升北部区域人流、物流、资金流活跃度,补齐北部区域商业发展短板,促进全市商业均衡发展。
六大特色街区重塑城市商业格局,延大网红街聚焦“学院经济”,引进文创旅游产业、咖啡时尚行业发展;阿里郎美食街创新“美食盲盒”玩法,打造朝鲜族风味认证体系……通过差异化定位,各街区形成“一街一品”特色,预计带动周边商业增值。
随着重点项目的加速推进,延吉正以“生态+文化+科技”的创新组合拳,构建全域全季旅游新格局。从布尔哈通河的生态蝶变到帽儿山的云端体验,从工业遗址的文化重生到商业街区的智慧升级,这座边境之城正在书写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有力带动全州乃至全省旅游接待量,提升文旅产业GDP,为东北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文 张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