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上午,吉林省科技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会议全面总结工作进展成效,系统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吉林省委科技办主任、省科技厅厅长李岩作工作报告。
会议指出,当前,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创新型省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科技创新引领支撑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吉林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连续2年保持在全国第18位。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突破200亿元。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中车长客发布时速400公里CR450BF动车组样车,长光卫星成功实现星地激光100千兆比特每秒超高速高分辨遥感影像传输,通化安睿特自主研发出全球领先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并成功上市。
吉林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修订《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启动全面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改革。吉林科技创新有组织聚力攻坚格局初步形成,聚焦智慧农机、人参、卫星数据、光电信息、现代种业等重点领域,启动两批10个聚力攻坚专项。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长白山、三江、吉光3个省实验室挂牌运行,“中国—新加坡肝脏病学研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获批建设。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加快融合,1000余名“科创专员(科创副总)”赋能企业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4107户,同比增长14.4%,全年实现省内转化科技成果3609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40.9亿元,两项指标较上年度翻一番。科技开放合作不断深化,成立吉林—浙江区域成果转化中心,签订东北三省一区、吉林与陕西、吉林与四川科技创新交流合作框架协议,全面建立厅地会商制度,各地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会议强调,2025年吉林省科技工作要以突破性政策、创新性举措、超常规力度,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激发科技创新潜力活力,提升科技创新整体实力,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吉林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要发挥好省委科技委重大科技创新决策作用,加强跨部门、跨地区、跨军地优势科技力量统筹调配,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要不断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加强面向产业的基础研究,加快谋划、启动实施更多批次聚力攻坚专项,全力推进已立项的聚力攻坚专项组织实施,加强过程检查和评估问效,把宝贵的财政科技资金管好用好;要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推动长白山、三江、吉光3个省实验室高效运行,推动省级各类创新平台和大型科研仪器面向企业和社会开放共享;要促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面启动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进一步拓宽企业与高校院所人才交流通道,推动科技赋能重点行业,促进科研攻关与成果转化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要强化科技开放合作,拓宽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途径,深化吉浙、东北三省一区等省际科技交流合作,优化科技创新开放环境;要打造优良科技创新生态,不断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扩大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范围,在省属高校院所全面铺开职务科技成果改革,健全青年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创新文化。
会议强调,要坚决扛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实干笃行、挺膺担当,奋力推动创新型省份建设实现新突破,为吉林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文 王青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