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建设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推动国家级新区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改革开放新高地、城市建设新标杆。
在新征程上,吉林省长春新区如何促进高质量发展,发挥带动省市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排头兵”“领头羊”作用,交出令国家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2016年2月批复设立国家级新区以来,长春新区抢抓东北振兴的机遇,通过大开发、大建设,构建了现在三个开发区联动发展的空间格局。
在长春市的版图上,长春新区“品”字型的三个区域犹如一盘胜券在握的棋局,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占据“棋眼”,运筹帷幄。一区三域、“科学城”闪耀、十园联动……长春这个国家级新区赢得了发展的主动和先机。
优化产业布局 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最优生态
春风作序,万物和鸣。驱车行驶在长春新区,街路两侧的新高楼鳞次栉比,展现着这片热土的生机与活力。
位于长春新区高新开发区的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生产车间内,呈现着一派繁忙有序的生产画面。智能化的流水线生产设备高效作业,工人铆足干劲忙生产、赶订单、抢进度;在液相色谱仪室,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原液残留量的检测……
“在2023年业绩创新高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将继续保持一个积极快速增长的态势,打响一季度‘开门红’。”该公司公共事务总监何欣说。
《行动计划》中提及,支持新区优化重点产业布局。推动设在新区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提质增效,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以新区为重点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鼓励聚焦新区优势产业建设相关试验区、先导区,鼓励创建绿色工厂、供应链和工业园区;支持在有条件的新区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
长春新区谋划实施“1310”高质量发展格局和“311X”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北湖未来科学城建设为引擎,持续壮大生物医药、光电信息等主导产业,全面布局未来产业。
“聚力北湖未来科学城建设重任,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新质生产力集聚区。”长春新区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2023年4月开工的长光卫星航天信息产业园二期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项目总投资25亿元,今年10月竣工投产后,预计实现产值20亿元,新增就业2000人。项目建成后将打造海量数据存储、应用基地,全面构建航天遥感数据应用产业生态圈,赋能航天遥感数据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航空信息产业链升级。
“公司力争2025年实现年产达500颗卫星的能力,争取在2026年完成300颗卫星组网,实现全球覆盖的能力。”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贾宏光说。
2023年,金赛药业总量突破110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16%,连续两年营收突破百亿元。
透过长春新区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便可以窥见其医药企业取得的长足发展。2024年以来,百克生物、迪瑞医疗、金赛药业等“链主”企业,正快速提升链群企业发展能级,在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上寻突破。
2023年,长春新区医药产业实现产值226亿元,龙头企业长春高新股份在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排名连续六年上升,百克生物、圣博玛、迪瑞医疗等重点医药企业实现两位数增长。长春新区在全国204个生物医药园区中,综合竞争力提升到第14位,医药全产业链规模突破500亿元,推进项目121个,产业影响力接续提升。
打造策源地,集聚生产力。面向未来产业发展布局,长春新区在聚力北湖未来科学城建设的路上从实而动,向新而行。
激发新动能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行动计划》中提到,要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有序推进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
长春新区成立8年来,“创新创业”始终是其发展基因。长春新区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3月24日,森亿智能北方中心在北湖未来科学城核心区——长新创谷人工智能产业基地正式开业。该中心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健康医疗领域的应用场景相结合,提供数智化健康医疗应用,是目前我国医疗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实践先锋。这也标志长春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果,培育新质生产力再添新动能。
以产业促振兴,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质增效。长春新区这片厚植新质生产力的土壤上,再次迎来新机遇:
长春新产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年产1万台激光器件建设项目已完成内部装修和设备调试,预计今年投产运营。
长春融成智能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在技改扩能的道路上,不仅更新生产线上的设备,更是以技术研发为抓手,研发生产出了多次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的视觉寻址全自动灌装机器人生产线,以RF7全自动灌装机器人为代表的自主研发核心技术,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自动化灌装企业。
此外,一汽奔腾、富维东阳、一汽富晟李尔、中机试验装备等企业的技改扩能的热潮正在持续升温,并源源不断地迸发新活力。
目前,长春市聚焦“创新型省份、长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建设。而新区以北湖未来科学城建设为引领,对接“中科系”“高校系”“总部系”,建设于吉红院士未来实验室、吉诺贝尔科创园、吉兴产业园等45个院士专家创新平台、落位76个创新项目。打造创新地标,对标合肥中安创谷,把长新创谷建成长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核心载体,与吉林省科技厅联合建设省科技创新研究院,引进清华启迪科技园、海尔海创汇、万科泊寓人才社区,不断汇聚资本、成果、产业,打造“区域领先、全国一流”的科技创新高地。聚力科技攻关,加快申建吉大仿生大科学装置、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引进长白山实验室;推动应化所北湖园区签约落位,布局氢能产业研究院和高分子、稀土、电分析3个国重实验室。
如今,长春新区正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不断树立新区创新品牌,塑造新区创新形象,激发新区创新动能。
开足马力 高水平谋划和建设重大项目
《行动计划》提及,新区建立完善重大项目库,将列入国家有关规划的项目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国家支持的项目全部入库,加强重点监管,实行专人盯住、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3月的长春新区,工地上塔吊林立,车辆穿梭声与机械轰鸣声交织。
3月11日,海创汇长春产业加速平台落位暨首批落位项目签约启动活动在长新创谷举行,标志着又一重大创新产业加速平台项目落位于此。
长光博翔是长智光谷片区重点项目,在企业研发中心,技术人员正在推进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产品的升级和迭代。该无人机作为长光博翔原创性研发的无人机产品,为全球首创颠覆性创新产品。“目前,定型并量产的三款机型已进入终端销售市场。”公司市场部经理廖东坡说,未来全系无人机年产能预计达3000套,直接产值3亿至5亿元,集成相关挂载设备后总体产值可达6亿至10亿元。
此外,位于长智光谷的西安大医集团(长春)创新产业基地项目施工建设正酣,主要建设全球领先的“先进放疗技术创新中心、放疗设备智造中心、云端肿瘤诊疗服务模式培训展示中心”三位一体的创新产业基地。总投资11.4亿元的吉兴产业园已成规模,总投资9亿元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北湖园区正在北湖未来科学城施工中……
截至3月20日,长春新区北湖未来科学城开复工项目已达132个,总投资1049.78亿元。多个重点项目抢抓春季施工“黄金期”,铆足干劲、开足马力,绘就一幅繁忙的开工图景。
近悦远来 长春新区招才引智有“良方”
《行动计划》提及,实施人才引进专项政策。探索体现新区特点的标准和服务体系。鼓励相关省(市)结合千亿级产业及主导产业发展需求,赋予更多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认定权限。鼓励在有条件的新区探索依托事业单位通过特设岗位引进急需高层次专业化人才,探索开展外国专家服务保障综合改革试点。
倾全区诚意,聚天下英才。人才成为长春新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标识,长春新区为何能释放出这样的吸引力?
视人才如珍宝,让高质量发展“聚智成军”。长春新区正以强大的引才留才政策,发展成为人才汇聚的新高地。
近年来,长春新区“真财实料”释放留人大招。2023年末,长春新区“加快‘两区一中心’建设打造东北一流人才引聚新高地”成功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2024年新年伊始,长春新区又率先向留长春的人才抛出橄榄枝。
“新区为我们搭建了各类服务平台,在土地、融资等方面给予很大的政策支持,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飞凡生物制药(长春)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菲说。
欧美同学会东北海创中心即将揭牌,长春新区将依托该中心及吉林省院士专家联合会等引才平台,引进院士专家、海外人才、创新型人才,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服务体系,真正让人才回得来、留得下。2024年,长春新区将争取海外人才总量2600人以上。
艨艟中流下,青山两岸移。如今的长春新区正逐渐成为群英荟萃之地,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迸发出无限活力。(长春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