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吉林消息(王胜男):经过岁月沉淀的长春,胡同里藏着时代的变迁。红砖变水泥,平地起高楼,裹着“烟火气”的胡同熙熙攘攘,东北振兴发展的每一步,都走在了长春的胡同里。从“公社主任”到“社区书记”,一个称谓,一群人用他们的质朴热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小月”到“赵书记”,一个人,用她的12年青春岁月,接力两代社区人的传承与坚守。
2011年的长春市社区,还在探索基层自治的新路径。当时,社区还没有被划分成网格化管理,老百姓对大多数社区工作者的印象还停留在戴着红袖标、手拿大册子的“居委会大妈”。
大学本科毕业一年后的赵月,进入到长春市南关区南岭街道百屹社区工作。这个从小学习柔道的姑娘“天不怕、地不怕”,于是,在20岁出头的年纪,赵月拿着一本厚厚的居民“花名册”,顶着一张稚嫩的脸庞,开启了走街串巷、挨家挨户上门登记的社区工作生涯。
“当时,百屹社区的老委主任是一个60多岁非常有经验的‘老人’,居民们见了我的第一面都觉得很不可思议,他们说,现在的社区工作者都这么年轻吗?”赵月笑着说。于是,那些老年居民都亲切的称呼赵月为“小月”。
“小月,我家下水道漏水了,你能不能过来看看?”
“小月,我老伴儿想办个低保,你能不能帮她办办?”
每次居民遇到难题,赵月总能耐心又细心,胆儿大又“麻利”地帮助居民解决问题,于是,百屹社区的居民渐渐改变了对赵月年龄的偏见。
问需于民,工作中的赵月认真记录征集居民诉求。 供图 受访者
赵月的母亲也是一位社区工作者,当时在长春市宽城区兴业街道新村社区担任社区书记。成长记忆里,母亲虽然患有脑供血不足,但依然每天都早出晚归,犹如战士一般,处理居民大事小情,忙得不可开交。
“那个时候我很不理解母亲,一个月开不了多少钱,还这么拼命干,图个啥呢?”赵月说,母亲经常对她教育,从事社区工作你付出的、收获的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我们收获的是一种社会的价值感和认同感,是百姓拿你当家人一般的温暖。”
百姓拿你当家人!短短的几个字,却铿锵有力,深深地印在了赵月心中。
2012年左右,伴随着各地创新社会治理工作的开展,网格化管理这种新的社会治理方略应运而生,长春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南关区作为全国试点,率先当上“排头兵”。赵月成为了一名网格长,管理着463户辖区居民。
入户走访、征集诉求、排查隐患……赵月一点点胜任了网格长工作,与居民快速打成一片,工作表现尤为突出。怀孕5个多月时,她挺着大肚子勇敢地冲锋在前,率先敲开了居民的门,协助民警抓捕了辖区内潜藏的危险人员,收获了居民无数好评;物业常年失管的小区,她主动担当扛起责任,协调驻区企业和人员,为居民一点点改善居住条件。
2014年,南关区率先探索队伍建设规范化、职业化、年轻化,一批年轻干部被提拔重用。因为在工作中表现突出,赵月从网格长直接升任社区书记,这在当时可以说“史无前例”。
从团队中年龄最小的“小月”直接提拔成了社区书记,当时的赵月,心有千斤重。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如何让百姓更加满意?如何管理和带领好社区团队?这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给仅仅在社区工作3年的赵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当时,也是赵月刚刚生完孩子的一年,爱人常年奔波在外带队打比赛、母亲即将退休面临返聘、父亲尚未退休仍要工作,面对刚出生的儿子即将无人照看,赵月一时间无法抉择,她割舍不下热爱的工作,放心不下惦念的居民,更不想儿子无人照顾。
两难抉择之际,赵月的母亲决定割舍热爱了三十多年的社区事业,替换女儿照顾孩子,而赵月则肩负着母亲对自己的嘱托与希望,居民对自己的期望,走上了社区书记的岗位。
“我儿子如今9岁了,这九年里孩子一直都是母亲在照顾,母亲虽有工作上的遗憾,但看到我如今可以独当一面,也对社区工作融入了许多创新的举措,她也深深为我骄傲。”赵月说,对母亲、对儿子、对家人,她一直觉得非常亏欠,就像以前,母亲觉得亏欠她一样。曾经,在赵月即将被推进产房时,母亲在忙着社区迎检,赵月以为出了产房就可以看到母亲,但直到手术结束睁开眼睛,赵月接到的也只是母亲的一通电话。电话那头,母亲依然在忙碌地安排着工作。
也许,这就是两代社区人的传承与坚守,也许,这就是平凡的社区工作者创造的不平凡。
赵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供图 受访者
6年,经过在百屹社区的历练,赵月面对社区工作更加从容、更加成熟。2016年,赵月担任南关区民康街道九圣祠社区的书记。九圣祠社区位于南关区中心城区,是吉林省单体面积最大的城市社区,居民4815户,15050人,其中女性7826人,儿童768人。辖区内老旧散小区占到80%,社区管理难度可想而知。
永远冲在前面,永远走在前面,赵月接过新时代社区书记的“新老”接力棒,不断开拓创新,探索新时期基层治理方式。
在九圣祠社区至今,她不断创新载体活动和项目,主动“链接”各类企事业单位等社会资源,为辖区老中青、妇女儿童群体、困难失业等群体,接连开创了“一个人的电影院”、“照亮回家路”、“搭把手不孤单”、“课本剧进我家”、心“晴”阳光、“守护健康”、“快乐四点半”、“点亮微心愿”、“温暖夕阳”、“贴心管家”等10个创新引领项目,全覆盖社区人群。
赵月带领九圣祠社区在全长春老旧小区里率先通过物联网实现智慧小区建设,在90年代建设的老旧散弃小区里实现11栋楼、20个出口的电子监控设备全覆盖。
为了应对“银发潮”,她在社区创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向老年人想要的、大部分社区都不敢深入的“医疗”领域搭建服务载体。引进吉林省居家养老协会,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将辖区老人的医疗服务由以前的医疗“宣讲”层面深入到医院预约、挂号、对接专家、全程陪诊、远程会诊,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和医疗服务向前迈进一大步。
“女性能顶半边天”,在九圣祠社区,这句话是党建带妇建的真实写照。赵月将书记和妇联主席“一肩挑”,将责任扛于肩上。成立九圣祠社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妇建联盟”,在社会组织和驻街单位、网格中建立了“妇女微家”,不断整合社会力量,发挥妇联执委作用,以项目化服务方式,解决辖区广大妇女儿童的需求,累计受益女性儿童及家庭2万余人次。
疫情期间,九圣祠社区开启了巾帼服务岗,赵月带领社区全部女性工作者冲锋在前,24小时值守“卡口”,最忙的时候连续半个月没有回家,2022年疫情时期更是70多天没回家,电话24小时被居民打“爆”,家里人常常是几个小时都打不通她的电话,“视频时,儿子在电话这头哭,我在电话那头哭。”赵月哽咽了。
疫情期间,赵月把巾帼服务岗的牌子放在了所有服务岗位牌子的最前端,就是要让百姓们看到妇联组织在这个艰难的时刻与大家同在,这个岗就是各级妇联组织机关干部、妇联巾帼志愿服务小分队。她们,是母亲、是女儿、是人妻,但是在百姓面前,她们只有一个身份——时刻以百姓为先的社区女性工作者。
2022 年,随着吉林省启动“基层建设年”,出台系列文件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赵月为代表的社区工作者,他们的待遇逐步提高,保障机制逐步完善。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加入社区,到最基层默默奉献。
奋进的春天在吉林,2023年3月,小巷传佳音,赵月被授予“2022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如今,在南关区、在长春市、在吉林省乃至全国,有越来越多的“赵月”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肩负起新时代女性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