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高标准农田建设保丰产促增收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2-09-16 15:22:22

  国际在线吉林频道消息(王胜男):粮丰天下稳,良田是基础。“你看,这就是保障我们村粮食稳产的‘大动脉’。”仲秋时节,站在长势良好的玉米地边,延吉市依兰镇古城村党支部书记马廷元指着2022年投入使用的新水渠和机耕路兴奋地说,“高标准农田配套设施建设,让土地增产增效,也给村民带来了实惠!”

  古城村有耕地290公顷,村里常住人口大多是老人和孩子,青壮劳动力很少。为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减少人力成本,2022年,延吉市在古城村实施并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主要包括田间路5300多米、水渠1700多米、石笼护坡挡墙800多立方米,以及农涵4座。

  “去年因为旱情,有的地块减产三分之一以上,有的地块甚至绝收。”马廷元算了一笔经济账,“按13公顷地测算,去年每公顷大约减产3750公斤左右,直接经济效益减少5万元。2022年高标准农田项目落地后,这块地旱了能浇上水,涝了能排出水,每公顷增产1500公斤左右,13公顷地能增收4万元左右。”马廷元表示,仅旱涝保收一项,就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纵横分布的灌溉排水沟渠、直通田间地头的机耕路……行走在当下的延吉乡村,随处都能见到与古城村一样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据延吉市农业农村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负责人梅雪松介绍,近年来,延吉市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提升农田基础设施水平,不仅修建灌排沟渠,使得旱能浇、涝能排,还修建了大量机耕路,打通了农机耕作“最后一公里”,有效提高了耕地质量和土地产出率。

  “之前我们村田间的这种硬化路比较少,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很费劲。”朝阳川镇三成村驻村第一书记金龙表示,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三成村今年新建田间道路2.77公里,路好走了,农用机械畅通无阻,种地施肥方便多了,秋收更不怕下雨泥泞了。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让农民的幸福感也水涨船高。

  据悉,2021年,延吉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333公顷,总投资4268万元,建设地点在朝阳川镇和依兰镇,计划完成衬砌明渠(沟)2.79公里、箱涵12座、农桥15座、水闸3座、田间硬化道路26.75公里、坡岸防护1.08万米,截至目前已完成项目总量的45%,预计2022年年底前全部完成。

  “2022年我们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是1267公顷,计划投资2800余万元,建设地点在三道湾镇,目前已完成勘察和设计相关工作。” 梅雪松表示,延吉市将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黑土地保护,巩固提升粮食安全生产能力,使其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编辑:黄非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