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湖,位于吉林省西北部、松辽平原东部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不仅有盛大的冬捕,冰湖腾鱼,湖畔还有辽阔的草原,是“马头琴之乡”。
马头琴,是蒙古族历史上较为悠久的一种弓弦乐器,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因琴首雕有马头而得名。
马头琴琴声,空灵高远如长调,幽咽苍凉似呼麦,听着能让人灵魂出窍。
前郭县草原上的马头琴表演
在查干湖畔的仿古建筑群——前郭尔罗斯王爷府,中国马头琴之乡的陈列馆深藏其中。陈列馆面积不大,展示着各式各样的马头琴,图文并茂地介绍了马头琴的历史和制作工艺。
陈列馆内的展板用文字讲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一位牧人非常想念死去的小马,于是用小马的腿骨作琴柱,头骨作琴筒,马尾做琴弦,把照小马模样雕刻的木制马头装在琴柄顶端,故得名“马头琴”。
马头琴声飘荡在前郭县的冰天雪地
传说恐怕已无从考证,但在查干湖畔的草原,蒙、汉等各族人民长期生息繁衍,与天地自然情深意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前郭尔罗斯人苏赫巴鲁等蒙古族学者,考证了前郭县悠久的马头琴历史。悠扬的马头琴声伴随着前郭人民从草原一路走来,成为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马头琴音乐,在前郭县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丰富的群众基础,目前有2000多人能够熟练地演奏马头琴。
2006年,前郭县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正式命名为“中国马头琴之乡”。2008年,前郭县马头琴音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白苏古郎为学员讲授制琴技艺
出生在呼伦贝尔草原的白苏古郎,从小就对马头琴情有独钟,2005年来到前郭县开始制作马头琴。如今,他已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马头琴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希望用自己的双手来传承传统技艺、弘扬民族文化。”近5年来,白苏古郎已经培训了200多名学员掌握制琴的技艺。
马头琴音悠长。在前郭县,有太多和白苏古郎一样的人,为马头琴文化的传承发展默默贡献。
前郭县校园内的马头琴音乐课
多年来,前郭县坚持把马头琴音乐作为重要的文化事业推动发展,组建了全国首家马头琴艺术表演团体——郭尔罗斯马头琴乐团,同时不断探索拓宽马头琴音乐普及之路。
目前,全县共有30所学校开展马头琴音乐课程,设置了专门的马头琴音乐教室,学习马头琴的学生已达2000余人。娜荷芽、阿拉坦等社区已连续三年为群众开设免费的马头琴课程,全县累计习练人数已达万余人次。
2019年,前郭县马头琴齐奏《我和我的祖国》
2019年,前郭县组织2019把马头琴齐奏《我和我的祖国》,创造了最大规模马头琴合奏吉尼斯世界纪录。
“做的每一把琴,都融入了很多感情。”白苏古郎说,琴有情,琴声也是心声。查干湖畔马头琴,传递着前郭人民的心声。(文 祝大伟 图片及视频素材由中共前郭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