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吉林省委“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两确保一率先”要求,按照长春市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围绕“六新产业”“四新设施”“六城联动”,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市政府决定组建长兴基金。
1月21日,长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
在2022年新年启幕,全市凝心聚力谋发展,奋战首季开门红的关键时刻,“长兴基金”正式组建成立,标志着长春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再添加速器,加快长春振兴发展率先突破再添动力源。
主旨发布
在2022年新年启幕,全市凝心聚力谋发展,奋战首季开门红的关键时刻,“长兴基金”正式组建成立,标志着长春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再添加速器,加快长春振兴发展率先突破再添动力源。
成立背景
“长兴基金”顾名思义,是取新时代长春振兴之意。组建“长兴基金”是长春市主动对接全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瞄准提升全产业链水平主攻方向,充分发挥产业基金关键引导作用,坚定不移培育新动能、提升竞争力,努力走出振兴发展新路的主动作为和重要举措。
在去年12月召开的长春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长春市委围绕开创长春振兴发展率先突破新局面,做出了系统布局、全面部署,即着力打造工业强市、农业强市、生态强市和区域创新中心,区域消费中心、文化创意中心“三强市、三中心”,推进国际汽车城、现代农业城、“双碳”示范城、科技创新城、新兴消费城、文化创意城“六城联动”,构建1个万亿级的世界级汽车产业基地和高端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新能源、光电信息、生物医药、文化旅游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正是基于支撑“六城联动”和“1个万亿、6个千亿产业集群”建设,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由市财政局牵头组织、市金控集团具体实施,组建“长兴基金”,旨在做大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在引导资金助力招商引资和项目落位、产业集聚和企业发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实现协同增值、和谐共赢。
结构方向
“长兴基金”出资总规模300亿元,按照“1+6+N”架构体系设立,其中:
“1”,即围绕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通过激励存量、激发增量、整合重组的方式,打造树立1个长春市的基金品牌旗帜,即长春“长兴基金”。
“6”,即围绕重点投资方向,“长兴基金”下设6支主导基金,具体包括:
汽车产业基金,计划出资规模50亿元,以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新四化”产业,以及轨道客车、航空航天、智能装备、数控机床、机器人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为主攻方向。
现代农业基金,计划出资规模30亿元,以现代农业、绿色食品、粮食化工等农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为主攻方向。
光电信息基金,计划出资规模50亿元,以激光成套设备、柔性显示、智能光电仪器设备、高端集成电路、汽车电子系统等光电信息产业集群为主攻方向。
生物医药基金,计划出资规模50亿元,以生物药、中成药、化学药、疫苗、医疗设备和器械耗材研发生产制造等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为主攻方向。
科技创新基金,计划出资规模100亿元,以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等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以及新能源、循环经济、生态环保、新材料等产业集群为主攻方向。
文化创意基金,计划出资规模20亿元,以文化旅游、影视文创、数字经济、冰雪产业等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为主攻方向。
“N”,即在6支主导基金框架下,围绕产业发展不同阶段、项目落位不同需求、企业发展不同时期、科研及成果转化不同进度,设立N支产业子基金。
优势特点
“长兴基金”将形成“产业+项目+企业”的多领域投资对象体系和“直投+引投+风投”的多元化投资工具体系,实现对“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科技孵化”等产业发展关键环节和要素的全覆盖,以及对“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等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全覆盖。
从出资规模看,“长兴基金”出资总规模300亿元,对比国内其他省会城市,基金投放规模处于前列,能最大限度发挥资本市场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赋能和引领作用。
从运作模式看,“长兴基金”在设立一般子基金模式基础上,充分考虑企业实际融资和投资主体需求,采取直投、专项基金、并购基金等多样化运作模式,提升投资效率、加强精准扶持、激发资本招商活力,与基金管理人灵活合作。
从返投比例看,“长兴基金”将降低参投门槛,调整放宽返投比例,从原来要求地域返投金额不低于基金规模的70%,调整至原则上为引导基金出资额的2倍。对从外地招商引进的企业,按照投资金额1.5倍放大计入返投总额,将全面吸引优质企业、优质项目落户长春。
从让利幅度看,“长兴基金”对于子基金全部投资到长春市或主要投资于市内种子期、初创期等早期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和市委市政府特殊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的,将进一步提升让利幅度,从现行母基金超额收益的60%,让利提升至最高不超过80%。
发展前景
“长兴基金”重点投向的6个产业主攻方向,均是放眼全国有优势、面向未来有潜力的朝阳产业,有利于反哺产业基金保值增值,发展壮大。
从产业生态看。长春的汽车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础扎实、体系完备、发展空间广阔。这两年,长春市全面支持一汽“六个回归”,加快“双一流”建设,整车带动、配套跟进、创新协同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仅2021年一汽在长新增整车产能56万辆,春节后,奥迪PPE项目将正式开工,2024年建成后还将新增产能30万辆,到2025年,一汽在长产能将突破400万辆,势必带动零部件产业集群式发展。同时,长春市还积极支持长客强化整车生产、配套回归和服务检修,全面推动本地产业链建设迈向新台阶。在光电信息产业、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新材料方面优势突出,以长光卫星、奥莱德光电、希达电子、金赛药业、百克生物、国药长生、弗迪电池为代表的诸多企业,产品附加值高、竞争力强、市场空间巨大。
从资源生态看。长春在绿色食品和粮食化工领域具有很好的自然资源禀赋,“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建设加快推进,智慧农业、都市农业、休闲农业,餐桌食品、快速食品、功能食品等产业发展优势独特,前景广阔,双阳梅花鹿、百万头肉牛、千万头生猪、一亿只肉鸡将为农牧业发展带来支撑。同时,长春具有“绿水青山”“冰天雪地”和影视文创、健康医养等特色资源叠加优势,近年来,全市冰雪避暑、休闲旅游、医疗康养、总部会展、影视文创、现代物流、新型商贸等吸引全国消费者沉浸式体验的新经济新业态快速发展,冰雪资源日益“热”起来、文化资源加快“火”起来。
从创新生态看。长春拥有吉林大学、东北师大、长春理工、光机所、应化所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人才资源丰富、科研实力雄厚。2021年,长春全球科研城市排名第37位、位居东北首位,全年吸引10万名大学生来(留)长就业创业,成为东北唯一连续5年人才净注入地区。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大力吸引华为、浪潮、科大讯飞等全国高新技术头部企业集聚落位长春、牵头组建红旗、固态电池、数字经济产学研创新联盟,开展“订单式”科研,推动长春市高校、科研院所和生产中间产品的配套企业加快融入头部企业的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同时,重点围绕吉大等高校、光机所等科研机构周边布局建设标准厂房,吸引科研成果就近孵化转化和招引同类科技企业就近落位。形成了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直接转化的良性循环。
基金是产业的源头活水,产业是基金的成长沃土,相信随着“长兴基金”向产业注入,引导资金的杠杆作用将充分释放。可以预测,十四五期间,在300亿元母基金的引投带动下,将撬动2000亿元的社会资金积极跟投,推动形成科技创新和产业项目投资1万亿元的规模水平。下一步,长春市将在全国范围内选聘职业经理人、基金管理人等合作伙伴,加快组织成立由企业家、专家学者、投资机构负责人等组成的基金专家咨询委员会,以及由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组成的基金投融资产业联盟。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专业管理、鼓励创新”的原则,强化风险管控,健全退出机制,推动产业基金良性发展。
“长兴基金”源于振兴、长于振兴,也将奋斗于振兴、充盈于振兴。长春真诚邀请、热切期待社会各界与长兴基金携手前行、深度合作,共襄振兴盛举、共创美好未来!
答记者问
问:请介绍一下长兴基金的具体情况,它对长春振兴发展率先突破有何意义,与其他基金相比有什么特点和优势?
答:政府投资基金是市场化改革背景下政府支持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创新,近年来各地成立了很多政府基金,支持产业和创新发展。与它们相比,长兴基金有其鲜明的特色、突出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聚焦实施更加精准、更有效能的积极财政政策,聚力打造最大规模东北振兴基金。长兴基金的设立,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和可持续的具体体现。按照市十四次党代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市委、市政府决定由财政牵头组织、金控具体实施,建立长兴基金,就是要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支撑长春振兴发展率先突破。
长兴基金出资总规模300亿元,将撬动社会资本2000亿元,从而拉动产业投资1万亿元,称之为长兴基金“321”的发展目标。据了解,这是东北地区目前规模最大的基金,长春市走在了东北同类城市的前列,与南方发达地区相比,这么大投入和规模也毫不逊色,这也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开创振兴发展率先突破新局面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聚焦支撑“六城联动”、服务“一主六双”,聚力打造全覆盖、全周期的产业引导基金。长兴基金着眼打造树立1支基金品牌;围绕重点投资方面,下设汽车产业、现代农业、光电信息、生物医药、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6支主导基金;围绕覆盖产业发展不同阶段、企业发展不同时期、科研成果转化不同进度,在6支主导基金框架下,设立N支产业子基金,称之为长兴基金“1+6+N”模式,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专业管理,发挥“政策包”和“资金池”作用,更加精准地支持“1个万亿级、6个千亿产业集群”发展,服务“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支持“六城联动”。
对一般产业基金而言,主要是以某种相对单一的手段,来支持某个阶段、某个领域的产业发展。长兴基金在支持阶段上,实现对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企业等的全覆盖;在支持方式上,实现直投、引投、风投等的全覆盖;在支持对象上,实现项目、产业、企业等的全覆盖;在支持方向上,实现对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科技孵化等的全覆盖,形成了立体化、多元化、全方位、全周期的支持体系。
三是聚焦培育壮大新动能,聚力打造精准支持科技创新和初创企业发展的天使创投资基金。市十四次党代会把“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摆在全市“十大工程”重要位置,提出要扎实推动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建设、打造科技创新城;《长春市科技创新条例》也将于2月1日施行,上升到了法治层面。如何建设“科、教、创、产、服”一体化双创集聚区,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进“政、产、学、孵、金”深度融合,在长兴基金6支主导基金中,科技创新基金计划出资100亿元,重点就是要全力支持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创新发展,助力种子期、初创期企业跨越“死亡谷”,为它们注入优质资本活水。
目前的市场不缺乏引导基金,缺乏的是天使和创投。天使和创投是连接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的纽带,长兴基金将以最大诚意聚揽天使投资人,既把天使投资人作为招商引资的对象,更把天使投资人作为招才引智的对象,全力打造天使投资高地、科技创新高地,让广大天使投资人在长春找到好项目、投到好企业、得到好回报、获得大发展,相互赋能,带动长春市、吉林省投资行业共同发展。
问:长春市在未来主导产业发展上,有哪些谋划和安排?
答:按照市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和“十四五”规划安排,未来五年,长春市将落实全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三强市、三中心”,全力推进“六城联动”,重点建设“1+6”现代产业体系,包括1个万亿级的汽车产业,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业、光电信息产业、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业、能源产业、文旅产业等6个千亿级产业,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具体谋划和安排如下:
一、汽车产业。“十四五”期间,长春市将聚焦建设1个万亿级的汽车产业基地,围绕整车、零部件、创新研发、后市场服务4大领域,全力支持一汽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共同创建国际一流汽车城,全面推进排产、产能、配套、结算、人才、创新“六个回归”。到2025年,汽车制造业产值突破10000亿元,一汽集团6大整车厂产销量超过400万辆,亿元以上零部件企业超过500户,打造区域性汽车共享服务中心,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研发、生产和后市场服务基地。
二、装备制造业。“十四五”期间,长春市将聚焦建设1个千亿级的世界级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擦亮“长春造”轨道装备品牌,加快推动高速等级中国标准动车组、谱系化中国标准地铁列车、高速磁悬浮列车等产品的研发制造,加速建成集高速动车组检修、城铁车检修、动力集中动车组造修、普通铁路客车检修、零部件造修于一体的世界级检修运维基地。到2025年,装备制造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轨道装备产值超过600亿元,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三、光电信息产业。“十四五”期间,长春市将聚焦建设1个千亿级的光电信息产业集群,围绕“屏、端、网、云、智”全产业链,做大做强国家光电产业基地品牌,大力发展工业级CMOS图像传感器,打造芯片设计、加工、封装、测试全产业链条。到2025年,光电信息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打造特色集聚、国内领先的“北方光谷”。
四、生物医药产业。“十四五”期间,长春市将聚焦建设1个千亿级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品牌。重点发展疫苗、血液制品、干细胞及基因治疗等生物药、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等产品,建设生物制药合同加工外包(CMO)基地,巩固增强疫苗、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等生物药产品在国内的竞争优势,壮大发展便携式医疗器械、新型数字医学影像设备、口腔科用设备等新兴领域。到2025年,医药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五、农产品加工业。“十四五”期间,长春市将聚焦建设1个千亿级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全力打造“十大产业链”,重点实施既有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存量重大项目推进工程、增量谋划项目引进工程、全产业链融合提升工程、“长字号”优质品牌培育工程、农产品流通保障工程。到2025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能力全面提升,粮食总产量达到270亿斤水平,肉牛生产达到300万头规模,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打造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区。
六、能源产业。“十四五”期间,长春市将聚焦建设1个千亿级新能源产业基地,发展新能源研发与应用、新能源动力电池、氢能“制储输用”、生物质能等产业,推动氢能发展、绿氢示范应用,实现绿电制氢产业+绿色交通+绿色生态的综合效益。到2025年,能源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以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达到200亿元规模,打造国家级新能源装备研发生产和应用示范基地、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七、文旅产业。“十四五”期间,长春市将聚焦建设1个千亿级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围绕发展都市冰雪文化旅游和生态避暑旅游,打造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到2025年,带动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300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超过5%,长春国际影都营业收入达到1500亿元,让长春“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中国冰雪旅游十佳城市”“中国最佳避暑旅游城市”三张文化旅游名片享誉世界。
问:对于下一步长兴基金运作和前景,有什么打算和部署,我们对此有什么期待?
答:总体上,将在围绕基金的选、募、投、管、退等基金运作各环节,着力做好3篇文章,推动“长兴基金”尽快落地生根、早日开花结果。
一是着力做好多方协作文章。就是要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大力吸引优秀的基金管理人、专业经理人和决策咨询人,确保“长兴基金”实现专业管理运营;大力引进优质的基金投资方、基金使用方和社会参与方,确保“长兴基金”实现高效运作发展。为此,将组建面向社会投资的项目储备库、面向创业团队的“专精特新”企业库、面向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库、面向专业投资者的基金资源库、面向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的咨询专家库、面向第三方专业机构和媒体的中介机构库等6个“库”,搭建起多方协作的投融资联盟,努力让“长兴基金”广为人知、便于参与、充满活力,特别是能够快速精准发现和选定优质投资项目。
二是着力做好多元投资文章。就是要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创新投入方式等手段,打造“长兴基金”内外联动、组合交叉的投资力量。对“内”重点推动6支主导基金及其各子基金相互投资设立新的子基金,提高子基金组建和投资效率,形成“1+1>2”的基金投资力量;对“外”重点推动“长兴基金”与金控集团股权直投、各类专业产业园区和标准厂房等资源协同联动、配合使用,形成“1+1>2”的资源投入力量。以此满足产业链龙头企业重大投资项目、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投资项目和科研成果转化的种子型企业、发展前景广阔的初创型企业、高新技术成长型企业等风险程度不同、预期收益不同的融资需求。
三是着力做好多方共赢文章。就是要秉持政府性引导基金以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企业壮大为首要目标的初衷,坚持既让利于基金投资方、也让利于基金使用方的原则,建立健全能够让各参与方更多受益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一方面,在总体统筹的基础上,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对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子基金,设定低反投比例、加权反投比例,建立差异化的容错机制、风险分担机制,最大限度为基金投资方利益保驾护航。同时,在基金投资后的管理和退出方面,将在确保风险可控、收益合理的基础上,允许基金使用方优先和低价回购股权,全力为企业降低成本、加快发展创造最优条件。
总之,“长兴基金”将成为支撑长春“六城联动”、服务全省“一主六双”、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资金池”,成为创新政府财政功能作用、放大财政资金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效用的“试验田”,成为融合资源、优化环境、助力发展的“新平台”。“长兴基金”的组建,一定会给东北振兴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和极大的信心,也一定会成为东北振兴发展最有力的举措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长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