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加快新时代绿色转型、全面振兴
来源:吉林日报  |  2021-08-24 10:23:05

  原标题:以全会凝心聚力引领发展 通化加快新时代绿色转型、全面振兴

吉林省通化市加快新时代绿色转型、全面振兴

吉林省通化市加快新时代绿色转型、全面振兴

杨靖宇干部学院:红色赋能,构筑“精神高地”。 吉林日报记者 隋二龙 摄

吉林省通化市加快新时代绿色转型、全面振兴

吉林省通化市加快新时代绿色转型、全面振兴

吉林省通化市加快新时代绿色转型、全面振兴

吉林省通化市加快新时代绿色转型、全面振兴

民生通化,厚植百姓福祉。吉林日报记者 隋二龙 通讯员 赵承奇 摄

吉林省通化市加快新时代绿色转型、全面振兴

吉林省通化市加快新时代绿色转型、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多彩画卷。 本报记者 隋二龙 摄

吉林省通化市加快新时代绿色转型、全面振兴

吉林省通化市加快新时代绿色转型、全面振兴

吉林省通化市加快新时代绿色转型、全面振兴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吉林日报记者 隋二龙 摄

  群山增秀色,秋来硕果香。

  山城8月,吉林通化。通化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于2021年8月19日如期召开。

  此时,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及建设者们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以饱满的干劲儿、热情,积极投身在各自岗位,与时间赛跑、同季节竞速,加快推进新时代通化绿色转型、全面振兴。

  这是一次提振士气、激发斗志、增强信心、共谋发展的大会。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高志国受市委常委会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通化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建设生态强省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中共通化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和《中国共产党通化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通化市第八次代表大会的决议》。

  全会充分肯定了通化市委七届十次全会以来的市委常委会工作。一致认为,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和突发输入性疫情冲击,市委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紧扣“两确保一率先”目标,按照“一四五”发展思路,以“十大行动、百项工程”为落实保障机制,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定勇毅笃行的信心、鼓足砥砺奋进的斗志、拿出敢打必胜的勇气、战胜前所未有的困难,全力以赴战疫情、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市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十四五”实现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为加快推进新时代通化绿色转型、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会指出,贯彻落实《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建设生态强省的决定》,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落实“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一四五”发展思路,聚力实施“十大行动、百项工程”,着力打造生态经济发展体系、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生态系统安全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更好、自然生态环境质量更优、城乡人居环境更美、绿色发展创新活力更足、区域生态系统更稳的生态强市,高质量建设吉林生态强省的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区,着力书写美丽中国建设的通化篇章。

  全会提出了贯彻落实《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建设生态强省的决定》的主要目标,这就是:到2025年,全市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实现新的显著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能耗强度逐年下降,空气质量保持全省领先水平,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且达到国家和省考核要求,森林、湿地、黑土等得到有效保护,环境安全得到切实维护,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与新时代通化绿色转型、全面振兴要求相适应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绿色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初步成型,具有通化特色、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完善。到2035年,生态环境实现根本好转,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峰后稳中有降,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奠定基础,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普遍形成,生态经济成为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保持全省领先水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更加巩固,美丽通化建设目标高质量实现。

  全会提出了贯彻落实《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建设生态强省的决定》的重点任务,这就是:要着力建设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构建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和消费体系,健全完善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和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努力走出一条更高质量的绿色发展新路。

  要着力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稳步提升大气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固土壤环境质量,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品质的生态环境。要着力打造稳固的生态系统安全体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全面保障水资源生态安全,全力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提升自然生态功能和农业生态安全水平,建设优良城乡生态环境,全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要着力构建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善推进绿色发展政策措施,构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努力打造更高能效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全会强调,要全面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严格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健全党委全面统一领导、政府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的生态强市建设领导体制,全面实行“五化”工作法,将生态强市建设各项重点任务、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纳入“十大行动、百项工程”任务体系,全力抓好落实,严格考核问责,加大宣传力度,为加快建设生态强市提供坚强保证。

  全会指出,全面落实“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两确保一率先”要求,坚持“五化”工作法,紧扣“新担当、新突破、新作为”重大职责使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一四五”发展思路,聚力实施“十大行动、百项工程”,充分发挥沿边近海、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开放窗口优势,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加快推进新时代通化绿色转型、全面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通化。

  全会提出了落实“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这就是:要建设“长辽梅通白延医药健康产业走廊”,做精现代中药、做大化学制药、做优生物制药,发展高端健康产品,培育健康医疗器械与设备,实施四大强企行动、四大集聚工程,持续推进健康产业发展,打造千亿级医药健康产业集群。要融入“大图们江开发开放经济带”,聚焦建设东北东部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推动吉林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产城港融合发展和通化医药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集安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高水平举办长白山国际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论坛,持续加强吉浙对口合作,努力打造开放合作新高地。要依托“长通白延吉长避暑休闲冰雪旅游大环线”,聚焦建设东北亚重要旅游目的地和打造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市,加快乡村旅游建设,着力推进精品景区开发建设,实施冰雪产业发展壮大工程,聚力打造旅游千亿级产业集群。要着力打通“白松长通至辽宁(丹东港、营口港、大连港)大通道”,畅通对外通道,完善域内通道,加快新城建设,建设东北东部林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发挥吉林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核心平台作用,推进物流产业发展,全面建设吉林省向南开放新窗口。要主动融入长春现代都市圈和“双基地”建设,持续深化对接合作,建立科技创新联盟,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和应用,不断挖掘通化发展新动能。

  全会强调,要强化落实“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突出规划引领,强化项目支撑,常态化、专班化、机制化抓招商、落项目、聚资源,加大资金、土地、技术、人才、信息等支持保障力度,抓好督查落实,确保各项任务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厚植生态优势,推动绿色发展。全市上下将以全会为起点,聚力推动通化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快速度发展,奋力书写加快新时代通化绿色转型、全面振兴新篇章!(吉林日报记者 隋二龙 王忠先)

编辑:陈施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