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政企合力共创“开门红”——通化医药高新区工业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侧记
通化天实制药有限公司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生产线一角。朱传刚摄
新年伊始,疫情突至。通化医药高新区坚持疫情防控和项目建设、企业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1月至2月统计数据显示,高新区工业经济不降反增,实现了50%以上增幅,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取得了逆势上扬的“开门红”。
成绩背后,凸显了高新区复工复产措施的保障。受原材料无法及时供应、成品不能及时送达、员工返岗率不高等因素影响,导致通化凤形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客户丢失、订单无法按时完成,给企业造成较大的影响。高新区协助企业解决了产业链断链、物资运输和人员返岗问题后,企业通过三班倒的生产方式,加紧赶制订单,及时弥补损失,并且通过签订新合同、恢复原合同、挽回丢失客户,加大合同订单,实现了企业效益的转负为正。2021年前两个月,企业累计实现产值1343万元,较2020年同期翻了一番。
打赢经济稳增长这场硬仗,高新区提前谋划、多措并举、分类施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为复工复产做好保障,高新区各部门积极深入企业,摸清企业情况,建立部门与企业的沟通联络机制,并组建高新区企业复工复产指导群,引导企业及早实现复工复产。
与上级部门衔接,梳理汇总58条近期省、市制定的扶持政策,主动向企业宣传,并依照企业所处产业链环节、生产产品的类型、生产方式的特点等有针对性地向企业进行一一解读,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能第一时间传达到企业。
成立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专班,形成由管委会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行管部门抓细节、有关部门协同办理、企业落实总责的包保工作局面,通过“一企一专班”服务制度,全面解决了企业在疫情防控、产业链保障、物资运输、员工返岗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目前,全区28户规上工业企业已全部实现复工复产,返岗职工3600余人,返岗人数达94%以上。
医药是高新区的主导产业,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抗疫情稳增长,要政企合力、担当职责、迅速落实,以效益提升助力经济发展。
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加班加点,提高防疫物资产量,助力全市生产生活秩序迅速恢复。天实制药通过倒班连续生产的方式加大生产力度,使企业产能得到充分释放。1月至2月累计实现产值超过3000万元。
康元生物生产的消毒液、洗手液等产品,疫情期间销量攀升。为了保证产品供应充足,企业采取封闭式管理,形成封闭生产空间,实现连续生产。同时,企业拓宽业务范畴,丰富生产品种,计划全年实现1000万元果蔬片生产目标。1月至2月累计实现产值2942万元,较2020年同期实现翻倍增长。
高新区不等不靠,积极拓展营销渠道,抗击疫情冲击,汇聚起了工业经济稳步向前的强大推动力。
东方红西洋参药业(通化)股份有限公司与国内400余家中大型医药连锁公司及商业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覆盖22个省份,共10万余家门店;与河南、陕西、青岛等12家电视台签开展电视销售活动;与微赞平台等手机客户端联合开展直播卖货等方式,大幅度提升企业的销售额。1月至2月,企业累计实现产值1.08亿元。
无独有偶,通化建新科技有限公司组织不离厂员工成立生产突击小队,并鼓励全国各地的零部件供应企业、代加工厂加大生产力度,确保正在实施的印尼、山东、江苏等海内外9亿元订单按期完成,化解了疫情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同时以高额奖金鼓励营销人员在山东、广东、宁夏、江苏、福建以及海外拓展项目。企业1月至2月累计实现超过产值7000多万元,较2020年同期实现翻倍增长。
回望来路,高新区工业经济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得益于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项目为王”的理念牢牢树立,把项目建设视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通过对外宣传、对外推介自身产业优势、政策优势、环境优势,突出医药健康科创园招商高地作用,千方百计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大、带动作用强、填补产业短板的项目,全面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规模和效益。
2021年,高新区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5项,总投资184.1亿元。结合“十大行动、百项工程”和“三抓”“三早”百日会战,高新区严格落实“四类包保”项目推进机制,列出年度项目计划清单,实施动态调整、滚动实施,定期调度、梯次推进。
同时,随着总投资10亿元的金田大数据产业园、总投资10亿元的东方红中药产业园、总投资6亿元的冷链物流基地系列食品深加工等一大批项目全面启动,高质量发展的高新区未来可期。
抢时机、抓生产、重管理,“春华秋实”正是高新区政企合力、携手奋进,危机中谋发展的鲜活写照。未来,高新区将咬定发展目标,继续为企业提供最优惠的政策和最优质的服务,持续发挥医药及健康资源、政策、人才、资金、区位、知识产权、企业、产品等要素集聚的优势,以企业发展为主线,加快完善企业发展生态体系,全力打造全国医药健康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吉林日报记者 裴虹荐 通讯员 朱传刚 司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