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 丁莉 摄
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位特别喜欢博物馆文化的老者向我推荐了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他建议我去逛逛,说那里是一座宝藏级别的博物馆。“所见、所闻、所感都渗透着一股子浓浓的踏实与亲切。”老者这样评价它。
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位于长春经开区世纪广场南侧,占地面积3.1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3万平方米,拥有民族民俗类藏品4万余件,馆内设有“东北古代民族民俗”“东北近现代民族民俗”“东北代表性行业作坊”三个基本展区和“红山文化”“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等若干专题展区。各展区采用实物、图表、文字、沙盘、场景复原等传统展出方式的同时,结合光电等现代技术手段,向公众展示了东北地区各民族历史、民俗事象及最新研究成果。
东北大集、染坊、铁匠铺、钱庄……博物馆对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老行业、老作坊做了细致的还原与演示,近20处场景惟妙惟肖地再现了东北民间的五行八作。怀着一丝好奇,更多的是期待或者说是欣喜,我缓缓地在各展厅之间参观了近3个小时。眼睛挪不开,耳朵不够用,我甚至打开了手机的录音功能,却还是在担心自己漏听了哪一句重要的解说细节。
博物馆中的每一件藏品都在默默地诉说着这一特定地域里的特定人群在生产生活中所流露出的聪明才智与乐观豁达。我似乎明白了那位老者为什么说这里是一座宝藏。穿越时空,从古至今,东北人生活在一片富饶的土地上,他们热情、勇敢、幽默、实在,这些极具人格魅力的属性注定了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网络上经常出现的被东北人带节奏的段子就不难解释了,韵味儿“杠杠的”东北文化风情使这片地域充满了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