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从“先行”到“示范”、从“制造”到“智造”、从“流量”到“留量”——兴隆综保区迈出“三大步”
长春日报7月24日讯(记者 宋 莉):23日,记者来到兴隆综保区,目之所及好一派生机勃勃景象:在主卡口处,载满货物的重型卡车等待通关;在吉林省内陆唯一的国家级一类铁路口岸——长春兴隆铁路口岸,吊车忙着装卸货物,这些货物将搭乘“长满欧”中欧班列发往遥远的欧洲;在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里,人们三五结伴,大包小裹,在家门口感受一站式“海淘”……充满活力的兴隆综保区,让人们感到长春与世界的距离不再遥远。
从“先行”到“示范”——兴隆综保区对全市乃至全省外向型经济的辐射和服务作用日益凸显。第一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第一个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吉林省第一条中欧班列“长满欧”,天津市在吉林省设立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无水港”……被赋予“先行先试”重任的兴隆综保区不负众望,用一个又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第一”汇聚成发展的新动能,让长春这座内陆城市与“一带一路”的联系日益紧密,“朋友圈”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从“制造”到“智造”——兴隆综保区以创新为引擎,打造新兴产业的聚集地。五丰半导体技术化合物晶圆项目,总投资约52.65亿元,将建立国际一流水平生产线,主要生产商用和先进无线通信中的核心部件;以智能制造产业园、兴隆工业园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项目,将成为经开区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着力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提振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的信心……在引进项目时,兴隆综保区更加侧重智能制造、光电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瞄准世界500强或行业领军企业招大引强。今年上半年,极具发展潜力的21个大项目签约落位。
从“流量”到“留量”——兴隆综保区通过发展“枢纽经济”,打造区域开放合作的新高地。目前,依托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兴隆综保区打造了国际陆港、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冷链物流、国外资源加工、检测维修五大开放平台。随着五大平台功能的日益完善,兴隆综保区已形成200余户外贸企业集聚规模,实现百亿进出口业务额,海关一线数据增量和增速均列东北地区同类区域第一。